微信分享图

潘汶汛——喜欢的距离

2010-03-26 15:37:27 潘汶汛

  我时常怀念,刚毕业后那两年。很幸运,有工作解决温饱,还有很多业余时间,总的来说,很自由。在学校学习的那么多年,象是收拾了各个利器;现在又回到赤手空拳,光脚踏去,迎接喜欢的朝露。

  有了自由,就开始面对自己,回到本来的问题,把纸铺开,画,除了工作上班吃饭睡觉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画,因为喜欢,喜欢这样的状态,那里有身心安放的踏实的感觉。

  在那里非常安静,沉默,沉默到喜欢上不说话。因为安静,纸墨就会和你说话。是不期然的对话,不期然的吸引。

  纸墨在呈现它们的喜悦,它们大概就是我,我想要的,没有性别没有标示没有时空坐标,一种显然的距离。它们不让你亲近,也不能明晰,却让你打心底里泛起涟漪,感动在沉溺中散化开去,化作无形,或随机于心。

  我迷恋距离感,一切的形状,颜色,气息,感觉,永远不可能真切,或许距离本身也是一种答案,它催醒自身的辨识。有时如醍醐灌顶,有时如潺潺细流。恢宏的距离与精微的距离是一样的,蕴育生机。有的画,能让人读很久,这不是仅仅精妙的细节技术能带来的,而是那些作品,品格高远,让人心生向往与虔敬。那些作品,带着与生俱来的距离,是通往本质还是牵引心绪,让读者在其中慢慢前行,悲悯,欣悦,都在其中。它不在细节里局限表象,而是在精微中阐述距离。

  我试图去一层层剥离,也想时刻在过程中体验,那些微笑背后的距离,它不是生疏,不是排斥,也不是隔离;我想那是跨越时空的亲近,带着暧昧的模糊是超越生活碎碎念的具体。细碎的情感在距离中慢慢整合,都能找到一丝印迹。具体的表象,在精微的概括中,迈向无意义的本生。它不以表述现在,现状,或即时的记录为目的。它更象个牵引者,牵起你的念想,却保持着一如既往的距离,呈现距离观下的审美与格调。

  回到开头,因为自由,才能放下。我总觉得那时候画面上的东西对作画的我一直有无形中的距离感。我很喜欢,有揣测的快感,有微微的敬意,我曾想,那也许就是自己吧,某一个真实的样子,释放在永远的距离中。

潘汶汛写于浣纱路住所2009.8.5

  在EUDORA的午后暇谈——“喜在”对话潘汶汛

  时间:2009年12月5日午间

  地点:南山路EUDORA

  喜: 嗨。很感谢您的参与!

  潘: 我比较喜欢你的项目理念,和我曾经希望的理想有点接近,不过,还没开始,事情慢慢来,要看以后,希望大家在一起合作愉快。基于这是一个非盈利为目的的机构,做东西可以比较单纯,而且能有选择的合作,投入的面不大,这样也能做的精,做的长远,这样一起做些艺术家自己选择的活动,更真实。这也是我愿意参与到这个计划中去的缘故。希望在看不见的未来,美好的理想能够有生存的空间。

  喜: 谢谢您的支持。

  今天天气真好,是个令人愉快的午餐时间。都快忘了要记录的对话了。

  潘: 啊,本来,我们的计划项目也是一样,就像现在的状态,工作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割舍的东西,那就希望它能得到最大的反映与呈现。

  这种真实的反映,需要作者的诚实与敏感。所以我们会被古人的壁画感动,虽然他们也许只是一个在当时没有地位的匠人,会被儿童的涂画感动,因为直接,也会被那么多历史中的经典作品感动,因为它们记录的是感受力,观照他们事物情感的本质,这种东西是牢牢抓人的,诗性吧。如果饱含诗性地去做实体,比如一个展览,一次文本推出,那是什么样的状况!这很难,有太多现实问题。

  喜: 嗯,所以,我们现在还是一个松散的状态,好像也的确没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但我想,应该会来的,有理想的驱使,细小的积累会汇聚出可行的途径。艺术家先只管自己做真正的有愿望的作品。都说现在的艺术家尤其是年轻的艺术遇到了一个好时代,您怎么看?

  潘: 我想,在中国国内,艺术家的日子,比以前好过的多,社会也礼遇得多。但是,有利的地方,大家都趋之若鹜,那也不好,那就有了很多判断的可能,复杂了。年轻的艺术工作者要自省是不容易的。时常观照自己的内心。社会节奏很快,要作很多事情。我自己是个很情绪化的人,也希望能少牵扯些,有时候安静能听到更丰富的声音。

  喜: 作为一位年轻的艺术学院教师,能不能谈谈您对即将或已经走出象山塔的艺术学子们在面对与学院里隔然不同的艺术环境时的建议?

  潘: 其实,我所能给的建议只能从自己的经验出发,那就是,顺应随机。保持对艺术的虔敬。它不是功利的,也无太多的功用。现在的生活压力很大,但是,要为了解决生活现实问题而去从事艺术行业,那是自讨苦吃的事情。凡事有利弊。能善于找到生活中鼓励自己的那一面。然后努力踏实,从自己真正内心的欢喜去做。那就好了,但是结果是我们都无法预料的,要做好接受最艰苦的准备。

  喜: 在如今越来越注重商业价值的社会环境里,能不能谈谈你对”传统”的理解?

  传统是“理想”。每个时代都有理想,是很本质的东西。现在很多言论都曲解了“传统”,一谈及传统变联想到老古董,不进步。但其实,任何有成就的自古到今的艺术,都在演绎着不同的对世界对人生观的本质的试探解读,是一种宏观的阐释。对于传统,那是原本就是血液里的东西。当那个东西在冲击你了,你自然会觉得好不好。它不是在于是不是“保持或者突破传统了”而是,它将人类的理想怎样延续发展了。

  喜; 艺术活动离不开艺术收藏,请谈谈您对当下国内收藏的看法。

  潘 国内的资金不缺,但是具有品鉴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的藏家,很少。正真爱好的少,因为的确不懂。投机逐利的多,太浮躁,容易鱼龙混杂。整个社会环境,富裕人群的结构和以前社会精英体系不一样。很多人老实说不敢投资艺术品,因为看不懂。而且整个现行的艺术社会评价体系也不健全,没有标准。中介买手的责任心也不高。但也许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暂时阶段,经济调整慢慢整合,人的修养慢慢提高,社会审美修养也逐渐培养起来,会好起来的。有个过程。

  喜: 能不能谈谈您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最理想化的一个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潘: 安静。自由。并充斥表述的欲望。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