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胜迹图》再现明朝风俗
2010-04-22 08:58:38 郑幼明
12.80米全景式国画长卷,历时25载创作完成
《秦淮胜迹图》局部(明代夫子庙)
由江苏省著名画家孙元亮历时25载创作,上有赵朴初等四大名家题跋,堪称当代《清明上河图》的全景式国画长卷珍品《秦淮胜迹图》,前天在南京夫子庙大成殿呈现在世人面前。
《秦淮胜迹图》长12.80米,载有人物2000余个,以白描手法摹写的大型历史风俗画卷,它集人物、山水、建筑于一体,从上水门(即现东水关遗址)画起,沿途经过通济门、桃叶渡,以夫子庙的三大建筑群(学宫、贡院、大成殿)、文德桥、聚宝门(即现中华门)直到大报恩寺,将沿河的著名建筑、桥梁等景点融入其中,精彩再现鼎盛时期的中国明代古都南京的民俗生活、自然风光和历史胜迹,并且还有著名书画大家赵朴初、陈立夫、启功、亚明生前为画卷的题跋。
创作这幅长卷的孙元亮现为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他从1985年起开始创作《秦淮胜迹图》,为此用了大量时间收集与秦淮河有关的几乎全部资料,在秦淮两岸写生的基础上又踏访了山东曲阜,安徽屯溪、歙县等地的明清建筑,研究了古代服饰,临摹了大量古代绘画,仅《清明上河图》上的人物就临摹了三遍,25年来临摹的画稿面积能覆盖一个篮球场。
为了使作品充满中华文化内涵,孙元亮苦读儒、释、道原著,力图把抽象的文化理念通过直观的画面组合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儒家讲究尊卑秩序,大成殿在孔庙的中轴线上,是孔庙中心,气势最大,两边建筑依次减弱,所有建筑都和大自然浑然一体,体现了“中和之美”这个儒学思想的最高境界。道、佛理念也都通过画家的巧妙构思融入作品中。《秦淮胜迹图》展现出极高的原创艺术水准和学术文献价值。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