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之谜
2010-05-05 10:30:07 未知
缘起?穫得补绢天然片
王开儒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清明上河图》,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了。他介绍,他曾经承接了故宫博物院复制《清明上河图》的任务,并于1997年复制成功。由于复制的需要,故宫博物院为其拍摄了《清明上河图》全画的天然片。复制完成后,他曾于1998年1月9日在故宫博物院书画组查阅《清明上河图》档案,看到了故宫博物院在1973年删除的这块绢。
王开儒告诉记者,当年他深知此绢关係重大,所以提出,既然复制了《清明上河图》,就应该掌握原作的全部情况,要求拍摄一张删除部分的天然片,故宫满足了他的这一要求。从照片上不难看出,这块绢因为未经过揭裱前的清洗,所以颜色比《清明上河图》原作稍重。
发现?被删除的瓦房为何还在?
故宫为何要在揭裱《清明上河图》时删除这块绢呢?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在荣宝斋画谱《清明上河图》序言中写到:“塬在老翁背后柱之旁残缺一大片,原绢已失,到明末清初揭裱时余画一尖嘴立牛,正在张口嘶叫,殊碍原画意境,故1973年新裱时揭下,留存归档,不再覆塬。”
但是王开儒最近在翻阅资料的时候,无意中从1998年拍摄的照片中发现,当时删除的这块绢上,除了所谓的“尖嘴立牛”外,还有瓦房的一角、一段土墙。但是目前公开出版的《清明上河图》复制品上,除了“尖嘴立牛”外,瓦房的一角和土墙都还在。王开儒说,他当时感到十分震惊,既然故宫专家认为删掉的一片不是原画,是补绢,而且是因为有碍原画意境才删掉的,但是为什么被删掉的瓦房一角和那段土墙又出现在了《清明上河图》上呢?
王开儒介绍,他用故宫删除那块“补绢”前,人民美术出版社复制的珂罗版《清明上河图》与删除“补绢”后荣宝斋出版的《清明上河图》进行了对比,发现荣宝斋版上面,瓦房和土墙的颜色明显由深变浅,墨色不同。王开儒判断,是故宫博物院在删除了“补绢”后,在塬画上又添画上被删除的瓦房一角和土墙。
探究?原画与“补绢”质地相同
故宫博物院在1973年重新揭裱《清明上河图》时,删除的到底是不是后代的“补绢”呢?王开儒说,他用放大镜仔细研究了删除“补绢”前,人民美术出版社复制的珂罗版《清明上河图》,发现被删除的瓦房和土墙,与周围的部分显然是一气嗬成画出来的,中间没有断点,看不出后代增补过的痕迹;而且从这部分画面上,也看不出有补丁的痕迹。基于以上情况,王开儒认为,1973年被删除的,不是补绢,而是塬画。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王开儒请中国纺织科学院研究侦测中心,对《清明上河图》全图的天然片和删除部分的天然片进行了“绢织物质地是否相同”的侦测。中国纺织科学院研究侦测中心出具的侦测证明显示,“将天然片放在400倍显微镜下观察,看不出天然片中绢织物的形态效果有区别,此外,在残片中,位于瓦房上方可以看到有一块表面较清晰绢纹,已无附着物,似是刮痕。”
王开儒说:“从这份侦测证明中可以看出,故宫1973年删除的,不是什么后代的补绢,根本就是《清明上河图》的原绢,是国之重宝--北宋张择端的真迹。删除后的画面,不但与塬作风格有悖,而且成为令人读不懂的残画,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千古遗恨。《清明上河图》是不容篡改的,故宫博物院必须把1973年删除的部分重新补上,还国宝原貌。”
专家说法?故宫不会错删原画
对于王开儒的说法,故宫专家们持什么态度呢?时隔30多年后,当年参与《清明上河图》揭裱的专家们,是如何看待那次“删除补绢”事件呢?
记者联系到1973年参加《清明上河图》揭裱工作的故宫前副院长、文物专家杨伯达先生。已经80多岁的杨老告诉记者,1973年揭裱《清明上河图》的时候,确实从上面拿下来一块画有“尖嘴立牛”的绢,但那块绢不是原画,是此前最后一次揭裱时补上去的,当时还召开过专家论证会。
记者告诉杨老,王开儒先生认为删除的这块绢根本就是原画,而且有中国纺织科学院研究侦测中心出具的绢织物侦测证明。杨伯达说,那块绢跟塬画不一样,是不是补绢,当时一看就能看出来;而且我们有徐邦达先生这么权威的专家,怎么会错删原画?
瓦房和土墙说不清楚
当记者问及,被删除的“补绢”上的瓦房一角和一段土墙,为何又出现在《清明上河图》上时,杨伯达说:“这个东西说不清楚,很抱歉,我无法回答你的问题,你可以问问现在故宫的人。”但是杨伯达老先生再次向记者强调,那块绢不是原画,是与原画不符才删掉的。
民间说法不可信
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故宫书画专家向记者表示,仅仅通过照片鉴定原画和被删除的补绢质地是否相同的做法不可取。既然那块绢是用来修补《清明上河图》,总得找和原画绢质差不多的绢来补,而且不管什么样的照片,总是和实物有差距,照片上看起来一样,不能代表实物也一样。这位专家还告诉记者,古书画鉴定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相信故宫权威的专家的判断,很多民间的说法不可信。
当记者问及,为何被删除的那块绢上的瓦房一角和土墙,又出现在《清明上河图》上的时候,这位专家表示,他不清楚这个问题,无法回答记者的提问。
专家说法不一,谁说的对?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和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新都是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资深权威,但两人说法不一。杨伯达副院长在荣宝斋画谱《清明上河图》序言中写道:“原在老翁背后柱之旁残缺一大片,原卷已失,到明末清初揭裱时余画一尖嘴立牛,正在张口嘶叫,殊碍原画意境,故1973年新裱时揭下,留存归档,不在复原。”可杨新副院长在2000年7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刊印的《清明上河图》册页作序言:“如原画首段受惊奔畜的下方,有一个妇人坐在板凳上逗小孩子。依据作品画意来分析,无疑妇人身后是一座羊棚,但由于画面残破只剩下一根柱子和草棚顶端一角,原接笔者却牵强附会将残存的羊棚角误认作一个驴头,便在旁边妄加一个驴身,……”两位专家说法不一致,谁说的对?
故宫博物院专家说:“1973年故宫博物院装裱该画时候确实曾经从画首处删掉一块画面,这不是秘密,不过删掉的这一块不是原画,是后代裱画师补上去的。该处的绢质远逊于《清明上河图》其他部分的绢质,色泽不同,绢的密度也不同。据鉴定补绢应该是明代或者明代以前的。”可古代书画鉴定家王开儒先生请中国纺织科学院研究检测中心对全图和删片进行检测证明显示:“将天然片放在400倍显微镜下观察看不出天然片中绢织物的形态效果有区别。”所以王开儒先生说,“从这份检测证明中可以看出,故宫1973年删除的,不是什么后代的补绢,根本就是《清明上河图》的原绢,是国之重宝—北宋张择端的真迹。”故宫专家表示,“照片上看起来一样,不能代表实物也一样。”是补绢还是原画谁说的对?
由于手术后的《清明上河图》失去头驴,原画中那段画面的意境全丢失了,画面上的意思让人看不懂了,市面上出售的《清明上河图》就出现了多种版本的后遗症。有代表性的四种有四种版本。一种是“情驴版本”(照片二),是1973年揭裱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真迹。197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清明上河图》就保持了原貌。二种是“失驴版本”(照片三),是1973年揭裱后把驴的身体删掉的版本,画面上仅剩下驴头、驴嘴、驴耳朵和木棍。《清明上河图》邮票发行式印制的《宋院本清明上河图》系“失驴版本”,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原作。第三种是“羊棚版本”(照片四),由于手术后的画面上仅剩驴耳朵、嘴巴和木棍,人们把木棍理解成棚子的柱子,把驴耳朵和驴嘴理解为树杈,所以就把该段画面的内容补画成乘凉歇脚的羊棚。现旅游市场出售的册页和印刷品就有“羊棚版本”。第四种是“呆驴版本”(照片五),画面上倒是有一头驴,可能因临摹者未见到原画驴的神韵,只知是头驴,所以画成呆头闭嘴,安静发愣,毫无表情,缺少灵气和神韵的呆驴。市场上出售的临摹画就有呆驴版本。
四种版本,哪本能代表原作?“呆驴版本”根本不是作者的水平,首先应否定。“草棚版本”是根据画意分析的,只能参考,不能作为定论。“情驴版本”被认定为后人补上去的尖嘴立牛,已被删掉。目前只有“失驴版本”被认为是北京故宫珍藏的《宋院本清明上河图》。那么只剩下木棍、驴嘴、驴耳朵的作品就是张择端大师的原创意吗?也和断臂维纳斯一样,并不影响她的整体美感,是“缺憾的美”吗?“失驴版本”能原汁原味的体现作者创作这?画面原作的意境吗?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