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2010-05-05 17:21:16 未知
“改造历史 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大型当代艺术展5月4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艺术史家吕澎、诗人和策展人朱朱、台湾学者高千惠共同策展。此次参展艺术家共计291人,其中“主题展”140人、“特别文献展”41人、“中国青年新艺术邀请展”65人、“气质与文明”17人、“平凡的奇观”28人,参展作品包括架上绘画、水墨、版画、雕塑、装置、摄影、影像等千余件。
本次展览的国家会议中心展区由“特别文献展”、“主题展”、“气质与文明”、“平凡的奇观”4部分组成,总展览面积达13000平方米。基于本次展览的主旨与展示空间特点,策展人在布展上融合了美术馆与博览会的形式。
“改造历史”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刚刚过去的十年的艺术进行梳理与呈现。我们知道,2000以来,中国当代艺术语境更为复杂,其相对1980、90年代的显现出更为“碎片化”的特征,人们很难通过一种或集中特征概括这十年的艺术问题与现象。
主题展
策展人通过对这十年艺术与艺术家的考察,挑选了140位艺术家参展,其中有在1990年代就非常活跃,至今仍不断创作具有前沿性作品的艺术家,也有新世纪以来进入公众视野并持续进行艺术实验的艺术家。人们可以看到在过去十年里不断实验和不断衍生的艺术,他们呈现出新世纪第一个10年的艺术史面貌;
特别文献展
特别文献展”中的大多数艺术家是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里就已经以不同的方式提出了中国艺术面临的问题,他们在所谓的“健康”与“颓废”、“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与“(后)殖民”这类概念的认识、理解与讨论中,用自己的艺术给予了特殊的美学解答,这些不同形式的解答构成了30年的艺术史文献。
气质与文明
“气质与文明”选择了17位用传统材料和工具(主要是笔、墨、纸、砚)来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期间许多国画家使用传统材料和工具进行水墨实验的艺术家不同,这些艺术家没有在画面形式上做太多的“实验”,在他们看来,认真地理解、体会和实践晚清以前的古人的艺术精神和教养是非常重要的。 “气质与文明”中的作品只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家重新理解传统的一部分。
平凡的奇观
中国台湾部分的介入,始于2009年10月中旬。台湾部分将以完整区块的方式呈现、台湾当代艺术30年介绍也将以完整专书方式呈现、台湾参展艺术家以197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艺术家为主,其主题定为“平凡的奇观”。这些开放、尊重、不涉商业的前提,是个人参与“改造历史”台湾部分的原因。展出作品的选件,除了代表性的艺术家之外,在作品讯息无法全面搜集,以及艺术家也有其个人因素考虑下,28位参展者提出近百件单元作品,分别来自艺术家新作、私人典藏与艺廊借展。基本上,此展乃以民间力量积极参与,打破中国台湾官方位阶意识,以及政治意识下的戒惧,完成台湾部分在北京的展览工作。
(责任编辑:冯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