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何翔宇个展在墙美术馆举行

2010-05-08 21:44:18 未知

        相关链接:在线展览——“可乐计划”何翔宇个展

  2010年5月8日,青年艺术家何翔宇在墙美术馆推出他新的个展——“可乐计划”。此次,“可乐计划”——何翔宇个展是墙美术馆推出的首个个案研究项目,据了解,墙美术馆对本次展览看重的是艺术家及他的创作方式体现出来的文明意识。为此,墙美术馆特别邀请了著名学者高名潞,文化部艺术市场司张新建,批评家何桂彦,媒体人胡赳赳,从学理、批评、传播等角度共同完成这个个案的研究。开幕当天下午,高名潞、何桂彦等各界嘉宾共同参观了此次展览。

  在何翔宇眼中,“可乐”首先是一种日常物,是具有物理性的,但是,之所以要对它进行“解读”,就在于物理性的可乐本身就隐藏着独特的文化消费观念。换言之,当我们在消费可口可乐的时候,其实也在无形中接受了美国的消费文化观念。

  从一开始,《可乐计划》似乎就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入侵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但是,艺术家并不是要通过作品来表达对美国文化的拒斥,或者是表达对文化上遭遇后殖民的不满,相反,其真正的意旨在于,讨论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为什么无力抵制西方的文化入侵。当然,《可乐计划》的价值并不完全在于艺术家所秉承的文化批判立场,更重要的是,何翔宇找到了可乐作为物理和文化观念的结合点,并用当代艺术中的装置形态将其表现出来。其中,“煮可乐”成为了作品意义生效的关键环节,因为“煮”的过程最终呈现出可乐在身体与文化两个层面上带来的伤害。事实上,站在几吨可乐的残渣面前,观众的感受不仅仅是视觉上更是心理上。毫无疑问,这些残渣会给人带来一种触目惊心的感受,同时,它们对人的身体也是有害的,甚至是有毒的。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凸现出来,既然可乐对人的身体有害,为什么人们还乐于饮用呢?显然,饮用可乐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习惯问题,而是涉及到了个体内在的文化消费理念。比如,对于大部分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可乐已经不是一种饮料,而是美国消费文化的表征,它是快餐的、时尚的、国际化的。人们会忽略过量的饮用可乐会给身体带来伤害的原因就在于,强大的、以消费文化为核心的各种话语已经建立在可乐之上了。这些话语不但具有“快餐的、时尚的、国际化”的内涵,而且还构筑起相对自律的视角表征系统。

  如果说可乐的残渣仍没有脱离可乐自身的物理形态,那么本次个展中的另外两件作品《可乐金刚经》和《玉骨》就旨在言说西方消费文化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侵蚀的。表面看,艺术家用可乐来书写金刚经,画具有传统形式意味的中国画,只是在媒介层面所做的一种简单转换。但实际上,这种转换非常的巧妙,正是通过这一转换的过程,艺术家实现了对消费文化所涉及的深层文化入侵这一事实的批判。

  与其说《可乐计划》展示的是一些具体的物,毋宁说展示的是艺术家的整个创作观念,其中,既包含着艺术家独特的文化批判意识,也承载着对艺术本体问题所展开的思考。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31日。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