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书画殿堂 略述保护方法
2010-06-19 16:32:48 未知
博物馆是博采众长、以博求精、注重文物保护与传承的殿堂。本人出自于对端砚、宣纸、徽墨、湖笔的酷爱,现仅以探讨中国书画艺术史变化轨迹为例,浅谈个人对文物保护理念与方法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同植根于华夏文明的沃土,使用着相同的笔墨纸砚,书意入画,书画同源、同法,自然契合,兼容并蓄。在研究和探讨书画艺术道路进程中,梳理蕴涵其中的科学思想内涵、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学术价值是十分有益的。
一、纸是中国书法与绘画的根基
西汉时期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开启了一个书写的新纪元;这是在社会需求、原料丰富、技术必备中应运而生的。东汉时期纸张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载体。1957 年5 月在陕西西安灞桥出土了公元前2 世纪的古纸,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众所周知,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原料和方法;晋朝时期,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展,造纸术先后传播到朝鲜、日本、阿拉伯、非洲、欧洲等国家;隋、唐、宋时期造纸业从原料、品种到质量均产生了跨越式发展,应用广泛。造纸原料从起始的麻、树皮又增加了竹、藤等;步入元、明、清时期,造纸业曾一度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传统手工生产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891 年我国开始引进国外造纸机器和技术,从此使我国转入机器造纸时代。
二、历代书画艺术特点与代表人物
站在研究书画家宗法的维度上,依照时间轴纵观分析历代富有影响力的名家史料,从中摸索出我国书画演进特点及自然态势,以建立师承关联、历史渊源等较为完整的概念。
中国曾在几千年前,使用甲骨、陶器、铜器、玉石器、简牍和帛等作为文字的载体。在无纸时代,这些载体是最普遍的书写材料,而作为字画艺术遗留在纸质实物上、有代表人物的作品却形成于两晋南北朝。当时号称画界三杰的典型人物有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其绘画造型特点分别谓之“顾得其神、陆得其肉、张得其骨”,三位画家把绘画艺术推向了纵深。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书法艺术先前鼎盛时代。书体变化从篆、隶、章、草蜕变形成真、行、今草书体。疏放妍妙,方整遒劲。草书之酣畅、行书之凝练、隶书之含韵、篆书之沉稳,有气势,有节奏,似磅礴之云海,如灵动之歌舞,无不气韵贯通。在这里有必要提及被堪称稀世珍宝的《三希堂帖》。王羲之(东晋)《快雪时晴帖》,为唐人钩填本,惟笔法便转,流露唐人味道,纸精带竹纹,字墨纤毫无损,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1]。王献之(东晋)《中秋帖》,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仿摹(硬黄纸,行草,三行二十二字),此帖用羊毫笔书写,吸水性强,笔锋粗细灵活,纸中含有竹的成分。“三希”中唯一作为晋人真迹存世当属王珣墨迹行书《伯远帖》,此帖结体有“宽可跑马,密不通风”之说,运笔之转折顿挫,墨色之浓淡层次,结法内敛,锋藏不露,彰显出雅正理性的一面。《伯远帖》和《中秋帖》均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隋唐是中国书画著述的发展期。出现了第一部大百科全书式的绘画通史———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第一部具有理论水平和美学价值的书论———孙过庭的《书谱》,第一部断代画史———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第一部绘画著录———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录》,第一部书法丛书——张彦远的《法书要录》等[2]。以上著述对于书法与绘画艺术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梳理了治学经验,择取谨严,囊括了书画论著体系之精髓,其影响至今不绝。
五代书画上承唐朝传统余脉、下启宋代精神风貌。分解来看书法是承袭多于创造,而绘画则体现创意胜于继承。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的出现为中国山水画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以荆、关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山石结构使用侧锋擦出小斧劈皴———应用小钩笔表现山石冰撕斧裂的坚实质感,山峰高而尖,体现重量感和真实感,创造了全景式构图;以董、巨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技法上使用的是中锋线条式披麻皴画法———绘画山石使用细长圆润类似披散的麻皮的皴笔,山峦平而缓,显现出空灵感。
宋代是历史上书画气息最为浓厚的时代。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代表,堪称开宗开派的“宋四大家”,代表了宋代书法艺术水平的高度;其书风为自由放达、以意为书、笔势洒脱,通过结构造成动态美。有学者论宋四家独到之处,“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蔡胜在度”[3]。南宋四大绘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山水画特点多采用取景以偏概全,只画一角或半边表现空间,这种截景式构图法被称之为“马一角”和“夏半边”;以树木绘画硬性折笔居多,山石则使用大、小斧劈皴,水墨淋漓一笔画。两宋书画鉴藏达到最高峰,特别是宋徽宗赵佶对内府收藏恪尽职守,统领编纂的《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是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记载宫廷书画收藏的著录书,包括自魏晋至北宋历代著名画家代表作品,涉及画法、画理、画家传承源流,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就了宋代这一书画盛世。
元代是诗、书、画艺术的成熟期。四大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用蟹爪枝表现树木———常用树枝向下生布形状像蟹爪,用卷云皴显示山石———笔法的形状像云雾卷动、舒展自如;折带皴为倪瓒首创———使用中锋绘画出打折叠起的山石。理顺宋画到元画的发展脉络,可用十二个字标注,即:实变虚、直变曲、深变浅、重变轻。元代黄公望的《溪山雨意图》可视为典型范例。黄公望一生常携带笔墨来往于九峰、富春之间领略江南自然景观,江南山水成了他绘画主要题材,其作品大都体现山川胜景。他五十岁左右开始山水画创作,上师董源、巨然,兼及荆浩、关仝、李成(宋代)诸名家,并受赵孟頫(元代)影响,成为集大成者,晚年大变其法,形成自己风格。《溪山雨意图》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黄公望七十岁左右时的创作,纸本,水墨画,是迄今所见黄公望最早的作品(见图)。黄公望的山水画,在笔墨气韵上或苍莽浑朴,或秀润淡雅来表现艺术特色,借山川之形,运用丰富的笔墨传达出物外之情,突出了山水画的文学意味,使诗、书、画融为一体,别开生面,表达了元代山水画家的艺术风尚和思想境界。
明代书画是风格豪迈、书法端庄秀整的繁荣时代。明前期包括由元入明的画家和院体浙派,明中期有吴门画派明四家,晚明含有松江画派和武林画派。吴门四家包括沈周、文徴明、唐寅、仇英。创作和理论自成一体,分宗立派,错综复杂,画派众多成为明代绘画史上明显特征。“馆阁体”楷书是明代特有的书体形式,它的余风影响到清代中期。
清代书画是流派之间对立与融合的时期。“四王”画派,以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为代表,讲究技巧功力、笔情墨趣。还有以革新面貌出现与“四王”在艺术思想上形成对峙的“四僧”弘仁、髡残、石涛、朱耷。宫廷绘画与扬州八家在艺术情趣方面迥异。帖学与碑学书派在继承传统中的不同,各自的艺术主张和风格特点凸显。然而,也有很多流派相互融合,集各家之所长,形成众多画家宗法的自家特色。
三、书法与绘画的内涵与外延
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走向,体现出历代书画家共同追求的墨色气韵、格调意境、高旷清远、笔墨浑厚等审美趣味,富有时空厚度,不为法度所拘,在共通取向上携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为此,中国书画的演绎脉络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长卷。
书法与绘画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书法艺术上侧重抒情达意、结法内敛,而绘画艺术上凸显传神写照、设色典雅,二者熔冶传承,彼此共生共存。历史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无数书画家投入心血和情感,经历不同时代的思想碰撞,才造就了中国书画艺术气贯古今,唤起我们在欣赏书画艺术、感受经典的同时,领悟到贯穿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深邃的思想内涵及其外延。
内涵,虽然历代书画家对笔墨技法各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经典书法的传承均有相同的文化取向,映射出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将书法与绘画所处自然状态与对山水及境地感受加以沟通,实现与自然畅达的交流,从而进入一种自由意境;在文化框架内,唯笔墨本质是中国书画的灵魂。
外延,在书法与绘画艺术造诣上,观感到古人笔法、墨色、章法结构等内容,围绕审美主线,以更高、更宽的视角理解中国书画境界的深刻意义,反映华夏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林特有的文化现象。
四、书画鉴定在方法论上的基本要素
为了促进书画鉴定研究,倡导把书画看作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遗存加以保护,应用方法论原理,阐述鉴定基本要素。
其一是把握艺术风格比较、流传过程考订、名物制度验证这三种取向方法。
其二是运用考古发掘、传世书画作品以及文献等资源(包括原始书画家传记、书画史著作、书信、题跋等记载)。
其三是以书画史为大宗,透过时代风格反映出流派的渊源流变关系;以考古类型学方式,引入对书画年代的断代,并依赖于有明确时间的标尺作品进行排比。
其四是重视借鉴国外的艺术鉴定思想,欧洲美术史家的风格分析法和美国美术史家的连串演变法,建立研究中国山水画分期结构分析的方法[4]。
其五是时代风格作为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绘画的时代风格一种是反映在线条笔法上,如人物画从“春蚕吐丝”→“兰叶”→“转折快利顿挫分明”;另一种是反映在构图上,如山水画从起初“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比例适当→“马一角”、“夏半边”乃至不求形似。
经过上述的系统比较、综合验证方可作为行之有效的书画鉴定思路。
五、化学在保护古代书画中的特殊作用
纸作为书写、绘画的基本素材,历代遗留的古籍、文献、书画等代代相沿,经久流传,成为人类智慧的标记。然而,伴随时间的推移,在博物馆里的纸质文物保存具有一定难度,这是因为纸张内在因素和环境外在因素渐进变化所致,尽力使书画保存得法,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愿望。
纸张受到材质影响、酸的作用等易发生变质;温度、湿度、光照、虫蛀等外部因素的摄入,是构成纸质文物损毁的直接原因。因此,在保护古代书画中化学有着特殊作用。我们需要关注四个方面问题:
第一,温度是构成书画不良环境的诱因。依据科学实验,在化学反应中,温度升高,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因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实验证明,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 倍。纸质文物适宜保存的温度应控制在14℃~18℃,日温差不宜高于2℃。从微观着眼,如果温度过高,纸质书画中存在的分子之间有效碰撞机会就越多,化学反应相应加快。纸质文物的温度每升高5℃,变质速率就会加快两倍,纸中原有水分会慢慢蒸发,使纸变黄、发脆、干裂。因此,纸质文物变质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的,温度越高,纸张半衰期就越短,反之亦然。
第二,湿度是影响书画保存的主要因素。当外界空气湿度较高时,纸纤维吸收水分,引起纤维素水解等变化,而且会使耐水性差的墨迹褪色。倘若湿度较高,助长纸质书画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纸张性能变得脆弱,容易产生霉变及遭受虫蛀的危害。一般是南方重在防潮,北方则重在防虫,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为宜。
第三,材料构成与书画修复。纸质文物是由纸、墨汁、绘画颜料等复合材料构成。手工纸有麻纸(唐以前)、皮纸(唐)、竹纸(北宋)、宣纸(宋、元)等。在造纸过程中,植物纤维是主要原料,明矾、动物胶、淀粉作为填料,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的组合,由D- 葡萄糖单体缩聚而成的一个直链高分子化合物,大约含有几千个葡萄糖单元,而且以β-1,4- 葡萄糖甙键的形式相互连结,分子量约为几十万,通式为(C6H10O5)n ,式中n 为聚合度,聚合度越大,分子量越大,分子链越长,纤维机械性能越强。造纸就是在尽可能不影响纤维素条件下把纤维素分离出来进行加工的结果。我国古代的手工纸,由于纤维素成分高,纤维长,纸张中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好,故保存时间长。如果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60%,纤维素遇到酸的水溶液时,使葡萄糖甙键断裂,造成聚合度降低,其结果使纸张变质发脆。在水解过程中,酸是催化剂,它能降低葡萄糖甙键断裂的活化能,从而提高水解速度。pH 值越低,酸性越强,水解速度越快,纸的变质表现在宏观上颜色起变化、微观上结构被破坏,机械强度呈下降趋势。如何采取预防措物长期完好保存的基本保证。其他保护措施有:当书画受到紫外线光辐射时,会发生分子链断裂,或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引起一系列光氧化反应,从而使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表现在褪色、龟裂、变形、透光性改变等,分子构型变化产生交联、分子量变小。需要采取阻止光线直射、悬挂窗帘、调整光源与藏品距离等预防光辐射措施。
六、结束语
古人云:“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中国书画艺术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源于中华民族精深的文化,书法与绘画两者高度统一是实现中国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
笔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境界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而保护文物是一种守望,守望的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回归。中国文化艺术境界中最为关键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与自然水乳交融乃是今天可持续发展科学思想的源泉。愿博物馆工作者,为提升文物保护研究与发展的水平做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