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张银辉《太行揽胜图》

2010-06-23 23:54:23 郎绍君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皇母山,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界的黄河沿岸,耸立于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之间。《括地志》记:“太行连亘河北诸州,凡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史称太行有八条径道,连接西部高原与东部平原。五代著名画家荆浩曾隐居太行山之洪谷,他的《笔法记》记述,洪谷有怪石古松,祥云缭绕,古松披苔裂石,高大无比,有翔鳞乘空、偃截巨流之势。荆浩的真迹没有留传下来,画史说他的山水“皴钩布置,笔意森然”,“好为云中山,四面峻厚,百丈危峰屹立于青冥之间。”是一种宏伟雄强的风格。这种风格及相应画法,对五代北宋山水画家关仝、范宽、郭熙、李唐等皆有深刻的影响,所以荆浩被视为北派山水之开山。南宋以降,中国文化中心南移,至元代,文人画家特别是南方文人画家主宰画坛,北地画家减少,也极少再有画家以太行为母题,曾经主要以北方自然风光为对象、重视描绘与丘壑布置的北派山水亦渐次走向式微。
  20世纪初,在北京创建中国画学研究会的金城,提倡师法宋元,复兴北派山水画传统,他的学生和追随者起而响应,但从临摹找出路者多,由师法造化寻变革者少。即有提倡写生者如胡佩衡等,也多停留于文字而乏于切实之践行。50年代以来,政府文化部门大力推行“深入生活”“改造旧文艺”的运动,山水画家们才纷纷走出画室,到名山大川、建设工地写生,创作了大量纪实性的新山水画作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作者,多到太行写生,并出现了以太行为主要“根据地”的山水画家如王颂余、张仃、贾又福、白庚延、吕云所、白云乡、王生义、张银辉等等。在新旧世纪之交,包括中国美术学院在内的一些院校师生,也陆续到太行写生。太行和壮美的北方山水,再次被重新发现和重视。
  张银辉是河北画家,正定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长期在石家庄从事美术教育工作。20多年来,他把教学之余的全部精力,都用于探寻太行、描绘太行。从南太行的王屋山、神农山、云台山到绵延400公里的北太行,都留下了他写生跋涉的足迹。近年,他又在夫人王素华的陪同下,三次出行,“南寻太行山源头,北觅古北岳遗迹,长途跋涉几千里。”看山、写生、访古、寻幽,结交山里的农民,反复观察、感受太行山的一切。在大量写生画稿的基础上,他用数年之功,创作了高98厘米,长达百米的《太行揽胜图》。
  毫无疑问,画的优劣不在尺幅大小,更不在是否画够百米。不过,大尺幅易于表现宏大的气势、繁富的场景、切近的感觉,适用于大型公共空间,确是事实。《太行揽胜图》也许有追求“百”数之意,但作者主要还是想表现太行的“大”与“全”,把南北太行所属各山、各峰、山势、径口、瀑布、河流、谷地、道路、重要景观等等,都收入卷中,让观者有身临其境、遨游千里的感觉。张银辉能说出画面上的山名、水名、域名,指出哪里的山形山色如何,哪里曾经是古战场,哪里有什么寺庙,哪个村庄曾经是野战医院……。画中的山脉河曲、古今名胜,都是根据实地写生结构创作而成,具有相当的写实性,而不同于完全想象虚构的作品,也不同于只取太行印象而主观构造的作品。不待说,这种写实性特征是时代性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山水画家,在接受传统画法的同时,也接受了现代美术教育的洗礼,并多采用对景写生的方式,加强了作品的写实性而淡化了写意性,强调了作品的可观性而弱化了笔墨趣味。以太行为题的作品,或强调其题材的历史意义,如表现太行与抗战的关联;或强调太行在当下的新变化,如描绘水利工程和农业新面貌;或把自然景观与民俗景观结合起来,追求一种风俗性的太行山水;还有的把太行的高大山势转换成一种半抽象的结构,以求其象征意义……诸如此类。《太行揽胜图》的特点是,它不再强调太行山水寓含的政治社会意义,而是突出其自然本色,描绘其景观的丰富,表现其博大与雄伟,在相当程度上回归传统山水画对自然本质的追求,但画家看待自然的眼光是现代人的,精神是入世的,保持着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山水画风格。
  《太行揽胜图》全以水墨画出,不设色。这使作品更具有一种单纯而沉厚的特质。太行是北方的大山,气候干燥,植被稀薄,岩石裸露,与雨水充足、气候温润、林木苍翠、烟岚迷漫的南方山相比,它呈现的是一种坚凝而沉郁的气质。北派山水的“雄强”、“枯梗”,多源于北地的自然特征和北方画家的气质特征。张银辉是北方人,经过院校的专业训练,重视山水画的写实性,追求厚重有力的风格。大抵说来,他视造型与结构为第一位,他采取的勾、皴加渲染的笔墨方法,首先服从于山水形象的要求,这正是以李可染为主要代表的新山水画家所坚持的传统。张银辉是一位性格安详、心态平和、专注于艺事的画家,远离笼罩画坛的浮躁气,画如此巨大的作品能够笔墨平正,画境深宏,真是十分的难得。
  我想,张银辉以后可以多画些正常尺幅的作品,更强调个性的表现与笔墨的精纯,其胸中的太行境界就会有更高的升华。

2007年10月20日

(责任编辑: 戴丽娜)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