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灵感”诠释科学的绚丽
2010-07-13 11:23:00 未知
没有人能看懂这些作品,但人们能感受到它们的美。它们不是对自然世界的模仿,而是凭空创造出来的。7月10日中科院举办的科学与艺术国际研讨会上,两位外国艺术家用新颖的艺术展示了科学的绚丽一面。
德国卡塞尔大学教授汉斯·德林格尔向研讨会的听众展示了一大堆的十六宫格(又叫幻方)——1—16的数字各就各位,使每一横列、纵列和斜列数字之和都一样。德林格尔用图案替代了数字,十六宫格就变成了充斥线条或颜色的正方形。格内图案有很多版本,比如粗线的组合、细线的组合、深浅色块等。
十六块统一风格的图片通过某种算法对应于原有的十六个数字。最后形成的十六宫格图案,没有整齐划一,却似乎有某种秩序,使之区别于杂乱无章。
“我们向两个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展示两张图片,”德林格尔说,“一张是随机排布产生的,一张是用四阶幻方的不同构造方式生成的。”学生被要求选出较美的一张,投票结果表明,幻方结构的图案更受青睐。
设计者更进一步,让多张同类图片形成序列。每一张图片,都是计算机生成下一张图片的参数。艺术家作的就是提供一个规则,让序列开始运行和持续下去。
德林格尔认为,艺术家熟识的简单线条和简单形体,可以展开为丰富的艺术表现。通过计算机的加工,幻方蕴含的秩序,变得可以感知。
另一位数字艺术家,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河口洋一郎也利用机器来生成美术作品——各种三维立体造型。与抽象的正方形图片比起来,这些造型更像生物——章鱼似的触须,海螺式的骨架,毛虫滚圆的躯体和足等等。但相像程度很有限。电脑生成的这些流畅或圆滑的形体,在自然界中找不出完全匹配的对应物。
河口教授的技法,是让美术作品在计算机中进化(或说演化)出来。尽管在计算机内模拟进化,是人工智能范畴内的为人熟知的领域。但作为计算机图形制作专家,河口致力于把进化的结果表现为形体。从1975年,河口开始对“自然界自我繁殖的螺旋结构的波动”感兴趣,并开始创作。他利用计算机上写好的程序,让图形依据演化原理自行成长。起始条件和限制条件一有变动,最终结果大相径庭。
“在创作开始时,并不知道进化的结果是什么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李大光评论说:“这样的理念让我觉得很有趣。类似的作品很少听说。”
河口教授的大多数作品都难以准确描述:反向分别卷曲的双头分形触角;多重缠绕直上云霄的塔;沿着三个脊梁长角的镂空海螺;肢节组成的植物;肺管状的发散藤蔓。它们很吸引人,有质感,像某种生命体。河口教授认为,外星人也会理解这种作品的意义。
除了数字艺术家的作品介绍,历时两天的科学与艺术研讨会还会探讨科学的宽广内涵,以及科技对艺术的改造等议题。
(责任编辑:冯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