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圆明园现场修复文物

2010-07-23 08:40:54 未知

  学习文物修复与鉴定专业的婷婷是这里的志愿者,她像“侦探”一样,在几千块碎瓷片中寻找着裂纹相同的两块瓷片。

  10月18日,是北京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为使圆明园受损文物重现当年风采,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了“文物保护,我们携手——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即日起至10月18日,在圆明园南门内的修复现场,参观者可透过玻璃目睹破碎瓷片复原为完整瓷器的过程。

  清盛世三帝使用瓷器

  反映其不同个性

  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圆明园文物修复组副组长于洋介绍,首批修复的20件文物主要是在圆明园出土的官窑和民窑破损瓷器,其中不仅有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使用的精致器具,也包括宫女、太监使用的普通用具。

  “这些瓷器充分展现了清盛世三帝的不同个性。康熙帝在位61年,是一位勤政好学的皇帝,对于西洋的科技、医学、艺术等都有相当高的造诣。当时的督窑官臧应选、刘源、郎廷极等所烧造的官窑瓷器在后世得到极高的评价。雍正时期的瓷器沉稳、细腻,器形不像康熙年间的那样大,也不像乾隆年间的那样繁复,这和雍正的性格有关,他45岁登基,性格内敛,对瓷器烧造要求严谨,所以器形端庄、花纹细腻。‘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对艺术的追求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尤其酷爱新奇制品。乾隆时期的瓷器在釉色、品种、器形上不拘一格,各类工艺技法都有创新。”于洋说。

  据了解,这些修复后的文物将于10月18日回归圆明园,并到全国巡回展出。

(责任编辑:郑宏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