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心语
2010-07-29 19:22:24 贺建国
我从小喜欢画画,后来才知道,绘画的门类很多,每个人有自己的喜好。数十年来,在研究过油画、水墨、素描、水粉、水彩之后,我最喜爱的还是水彩画。
油画色彩与造型的厚重、坚实、丰富性是无与伦比的,几百年来一直是西方绘画的主流画种。在我国,许多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鸿篇巨作,也大都是用油画制作的;水墨画是源于中国的一个古老画种,讲究“骨法用笔”、“气韵生动”,所以也有“国画”之称。与西洋画相比,水墨画则更多地渗透着东方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和人文气息。油画和水墨画分别产生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无论材料、技法或造型观念,都有极大的不同。
以水调和颜料作画的方法,源远流长,中外自古有之。现代水彩画有一个特定的含义,一般指用透明水溶性颜料在特定水彩纸上作画的一个画种。水彩画初见于15世纪的德国,繁荣于十七八世纪的英国,由于水彩画注重写生色彩的研究和自然光色的表现,所以在西方美术史上一直是油画的姊妹篇。由于水彩画明快简练,气质高雅,自然生动,赏心悦目,被誉为“绘画中的轻音乐”,此后在欧洲及世界各国广泛流行,使水彩画成为深受各国人民普遍喜爱的世界性的画种之一。
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渐,水彩画传入我国。也许是源于西方的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追求和审美要素的构成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深得中国画家和观众的喜爱。水彩画与油画相比,更容易成为中西美术交流的媒介,通过水彩画的实践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是一种可行的、很有希望的尝试。不少从事油画、国画、版画的美术家纷纷投身到水彩画的创作行列中来。
水彩画传入我国百余年来,一代一代有志向的中国水彩画家们一直在中西文化思想的碰撞、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博弈中努力寻找自己的艺术坐标,立志在具有悠久文化积淀的神州大地上创造出有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水彩画”。改革开放、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为中国水彩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水彩画家们深入研究、广泛汲取中西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发掘和锤炼水彩画的艺术语言,中国水彩画正在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受到世人的关注,成为我国当今画坛发展最快、最有发展潜力的一个画种。
水彩画之美、水彩画的优势、水彩画的奥秘就在于“水”与“彩”的巧妙结合。
水,这种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物质,在水彩画中不仅仅是一种颜料的稀释剂,在形式、技巧方面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人们常说的“水味”,是由水分及其所融合的颜料在画纸上的流动、渗化、凝聚、扩散过程所留下的痕迹构成的水彩画特有的审美情趣。
水是宇宙生命之源,地球上有了水,才有了生机、才有了人类文明。中国水墨画家古来精通用水之道,善用水者,水随人意,干湿浓淡,纵情挥洒,水色交融,自然天成。水彩画注入了水的灵性、水的品格,更增添了几分情趣、几分神秘、几分潇洒、几分朦胧。
“彩”即“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时时享受着色彩带给我们视觉和精神的愉悦。在造型艺术中,色彩是一种最活跃、最敏感、最丰富、最有表现力的视觉艺术语言,绘艺术运用色彩状物抒怀,传情达意,超越国界和时限,优秀的色彩作品能给人以过目不忘的感动。色彩所体现出来的对比与和谐——色彩美的诗情画意使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显得苍白无力。
当代色彩学的研究与应用体现了从古至今人类在科学、文化、艺术活动中所积累的全部成果,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需求也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提高。一幅画面的色彩效果,也毫无掩饰地体现出作者的色彩修养和审美水平。
水彩画以水为媒介、以色彩为视觉语言的载体,形成水和彩的二重奏,得天独厚,魅力无穷。善写实者尽可以精雕细刻,自然景物的形、色、光、质跃然纸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善写意者尽可以概括、抽象、变形、夸张,营造出种种难以言状的梦幻境界。
水彩画的制作,因其流动变幻,难以把握,蕴涵着极大的偶然性。有时候,你想要的效果虽百般努力而求之不得;有时候,不经意之中,常常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一幅水彩画也许看来简单,寥寥数笔,能达到“言简意赅”者,确实需要点“工夫”。水彩画家要具备一般的绘画基础,还要熟悉自己所使用的材料、工具,研究各种水色效果生成的规律,实践多了,经验也就多了。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苦苦的探索,一次次的失败,也许在一个无法预知的什么时候,当一种意想不到的“神来之笔”突然降临的时候,足以令人心醉神迷,忘记所有的疲劳。
艺无止境,贵在创新。一个水彩画家对“水”和“彩”的研究越深,其驾驭水彩画本体语言的能力越强。发掘“水”与“彩”的潜力,研究、探索美的规律,寻觅艺术表现的途径,不断提高艺术品位,是水彩画家毕生的追求。水彩画潜力无限、魅力无限,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探索,苦亦在其中,乐亦在其中。
我们高兴地看到,水彩画已成为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喜欢水彩、参与水彩画、支持水彩画,中国水彩画有着光辉的未来,中国水彩画必将在世界画坛大放异彩。
(本文作者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相关链接:喜好可有画种之分,未来艺术市场无画种之分
(责任编辑:郑宏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