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邵大箴的学术观点

2010-08-03 11:18:51 未知

  当我们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批评发展历程之际,邵大箴先生是必须被提及的重要人物。他以美术理论家、批评家、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期刊主编等多重身份,对中国当代美术走向开放、多元的历史进程产生持续的影响。

  不同学术观点都有存在价值

  当代中国美术界,邵大箴的开放豁达、兼容并蓄使他得到了广泛尊敬。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二邵之争”。

  1979年,罗中立创作了油画作品《父亲》。1980年,该作品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上展出,引起很大的争议。当时有些人批评罗中立的《父亲》,认为《父亲》丑化了“农民”的形象,其中最典型的一篇文章是西安美术学院教师邵养德写的。他认为《父亲》丑化了农民,这种风气一兴起,会对美术创作造成不好的影响。邵大箴是支持罗中立的《父亲》的。当时《美术》杂志负责人何溶向他约稿和邵养德争论。邵大箴认为《父亲》描绘的是中国农民的真实形象,提醒我们要意识到他们的处境。假设用以前“理想化”的美术观点去看的话,这件作品当然是离经叛道。他认为《父亲》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写实主义传统技法基础上的创新,罗中立吸收了苏联画家科尔日夫注重坚实塑造形体的特征,科尔日夫的绘画有粗犷的肌理效果、鲜艳的色彩、强有力的笔触,罗中立当时看到过他的作品;二是罗中立还看到了美国超级写实主义的作品。两种流派都影响了他。邵大箴认为《父亲》是中国油画史上的杰作。

  对与自己持相反意见的邵养德,邵大箴说:“他是一位对艺术非常忠诚的美术史家,作为一位美术史论家,有这样的忧虑并不为过。但是我的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了一场风波,有人拿着我的文章,到邵养德家里去和他辩论,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我到现在还坚持我的观点,他还是坚持他的观点,我们互相尊重”。

  邵大箴说,“兼容并包的做人态度、治学态度是我努力的方向,人各有所长,不同的学术见解、学术观点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人应该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艺术也应该有多元化的表现。不能一种学派、一种风格去压制另外一种流派和风格,中国社会需要这样的态度”。

  中国画不一定要学素描

  说到素描与国画的关系,邵大箴教授指出,上帝非常公平,一只手把油画的发明权交给了欧洲人,另外一只手把水墨画的发明权交给中国人,世界艺术的格局也是非常合理的。假如全世界都画油画,不画水墨画,这个世界非常单调。邵大箴教授认为,素描是西方造型艺术的基础,不论是什么艺术、什么绘画,水平还是重要的,风格是次要的。没有经过传统艺术基础训练的艺术家很难创作出有深度的作品。

  处理中国画和素描的关系可以有两种思维。一是“以古开今”,即中国画要保持特色。画中国画不一定学素描,白描可以代表素描,与西画立体造型拉开距离;二是“以西润中”。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一个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她可以有心胸气度吸收外国人的思维方式、西方的造型方法,这对我们中国有益无害。

  小幅作品不应被人遗忘

  翻开美术史,可以轻易列举大师们经典的小幅杰作,然而在中国当代艺术界,随着艺术家们的画室越建越大,小幅作品似乎被人遗忘了。

  谈及当今中国绘画中 “只见大不见小”的原因,邵大箴先生指出:“小画难画,最检验画家的真功夫,很多人其实是拿画大来‘遮羞’。画越画越大是20世纪以来的现象,一是现代建筑空间的需要,因为小幅画在大的空间内不显视觉效果;二是市场的因素,画的售价常以尺幅大小计算,这不可能不对一些画家在画幅大小的选择上产生影响。还有一点,大幅可以遮蔽画家表现能力的缺陷,一些人用大片墨和色涂染画面,以替代他们缺乏的书写技巧。当今美术创作中的大而空的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已逐渐习惯,见怪不怪!”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2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2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