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缪晓春:“坐天观井”式的当代寓言
2010-08-12 21:22:20 黄 笃
缪晓春被认为是中国新媒体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最近的新作似乎给处于阴霾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注以强心剂 — 在回归学术中看到了艺术正在建立新价值秩序的信心。
缪晓春的作品“坐天观井”充分利用了最新的三维电脑技术,创造出了众多光怪陆离的蒙太奇形象和虚拟现实。他的表现方法是基于对历史图像的主观释义,尤其是把文艺复兴前后的经典绘画作为视觉表现结构的基础。虽然缪晓春的“坐天观井”依托的是博斯的“欲望花园”,但他却把成语“坐井观天”反用而变成“坐天观井”。如果说“坐井观天”是比喻人的眼光狭小,认识有限,难以把握宏观世界的本质,那么“坐天观井”则是形容即便把人放在空中反观微小的事物,也与“坐井观天”一样难以认清微观世界的本质。这两个语句无非反映了观看位置的不同,但认识事物能力的局限性是相同的。这件作品意义也正在于此。缪晓春的“坐天观井”并非要如实还原历史图像的本真性,而是在这些图像谱系中主观解读、转换和演绎出新的寓意,或以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解构历史内涵,或以自
我的视觉经验关照和转译对象化的问题,制造出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媒体分析 — 在现实与虚拟、熟悉与陌生、亲近与疏离、自我与非我之间的纠缠中重新编织当代性的图像。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图像与现实图像、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古典绘画与新媒体艺术、人与物、战争与和平、暴力与牧歌之间的相互对照、交织、重叠与替换,并在这一过程中重新书写了一种令人着迷而费解的抽象诗篇。
这是一种媒体巴洛克风格 — 华丽而宏伟。
这是一种纯粹当代版的寓言......
(责任编辑:张嘉格)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