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打工博物馆
2010-08-30 14:15:55 未知
哪里是自己印象最深的博物馆?开始自问后,我脑中飘过了国内许多知名博物馆,却始终模糊。最终,我想到了北京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从2007年冬天我开始接触它,见证了它的藏品一天天增多,也逐渐了解了那些藏品背后的故事。
提到博物馆,心理上难免产生距离,因为每当进去一个博物馆,在其中似乎就不再能看到日常生活的场景。这会给人带来新奇感,同时也会让人彷徨。不过,在打工博物馆,我却忘记自己进入了一个博物馆,我看见的是一个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物品:旧铁皮做的烤羊肉串的铁架子、打工子弟小学的孩子叠的纸飞机、破了洞的工服……
在这些物品背后,是行走在我们身边的打工者们,是他们的日常生活。1917年,法国艺术家杜尚将买来的小便池搬进展览,创造了所谓的“20世纪最具影响的艺术品”。如今在中国,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的形式比起杜尚的作品已经复杂了许多倍,却很难引起广泛的认同。不过,当我看到打工博物馆里那个模拟的出租房时,看到那个用凳子和砖头搭起的床时,我却得到了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博物馆馆长就曾对我说,自己时不时还躺在这张床上,回想自己从前的打工经历。
打工博物馆200平方米的展厅,实在是小得不能再小,但这展出的2000多件物品背后的故事,却是好几年都说不完。2008年5月1日,这是打工博物馆开幕的日子,我有幸见到了一位展品的主人,她是一位报纸发行员,一年到头只能休息一个整天。我之前已经见过了她写的诗,是用的泛黄的稿纸写的,字迹清秀,写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那天,她带着自己当时上高一的女儿前来,对自己10年前写的诗已经印象模糊。
然而,如果单单看到大时代的烙印,而看不到每个个体的具体情感,参观这个博物馆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其实,在这里最令人感动的是打工者对生活的热情。就连馆长许多也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他们就征集到2000多件物品。打工者似乎对自己的生活和故事有一种迫不及待的表达欲,这小小的博物馆或许还不能承载。
在这里,你可以知道太多让人无奈、不平的故事,但无论是展品的拥有者也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好,都是将它作为一个展现自我精神内核的平台。比如,馆里我最为喜欢的展品是一幅由几十个打工者的笑脸组成的摄影作品。我看过某些当代艺术家拍摄的打工者影像,但他们似乎在利用打工者作秀,往往有意表现他们消极的一面,给予一种居高临下的虚伪关怀。然而,在这幅照片中只有打工者灿烂笑容的特写,毫无修饰,让人感到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下,他们同样有对生活的追求。
其实,打工者的追求无非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亲情、爱情、友情……在馆藏的封封写着歪歪扭扭的情书上,在色彩杂乱的画作上,在下笔粗劣的书法上,一种人类内心原始的力量跃然纸上。
追寻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历史,无论是英国大英博物馆,还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都是在民间博物馆和个人捐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之后才不断壮大。其实,像打工博物馆收藏的这些民间藏品,如果长期保留,今后无论是作为文物,还是民俗,经过历史的冲刷,可以有其一定的历史地位。何况,这个位于北京东北五环外的小博物馆,却已经吸引了全国几千名打工者的注意,引导他们将自己的一些物品保留下来,引导他们尊重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这难道不能给予任何一家大的博物馆一些启发吗?博物馆能不能不仅保留过去的文化,还能引导人们尊重当代的文化,进而尊重每个个体的表达权?
7月底,时隔两年零三个月,我又回到了打工博物馆,飞机依旧在它的上空飞驰而过,但它却面临拆迁。今后,我们或许能够在六环外再见到它。但愿,到那时候,打工者的笑容依旧像现在这幅作品里一样灿烂。
(责任编辑:潘惠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