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集评

2010-09-05 10:33:00 未知

  我的眼睛一亮,看到了某种期待已久悠然而至的奇迹。我看到了某种心跳,其中激荡着感悟、强烈的忧患、绝望的愤怒、难以言表的痛心疾首、启示录的恐怖笼罩……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幅从未在中国土地上降临的“启示图”。现在,终于轮到中国艺术家出场,不仅为时代作证,而且为人性审判拉开序幕。这是一次到场,也是一次远徵之始。我相信亚明前程远大,不仅因为他正年富力强,而且因为他已经具备创作史诗作品的所有禀赋,他已经独自来到伟大艺术殿堂门槛前……

  ——王康

  这幅大画所展现的情景令人触目惊心……面对这个惊心动魄的虚拟场景,我真的有些惊呆了!

  ——贾方舟

  现在中国有这种创作状态的人已经很少很少,现在中国能够驾驭这样大画面的人也已经很少很少。

  ——罗中立

  当今是一个小品时代,小品几乎毫不留情地挤占完我们所有的阅读空间。因为小品是市场的宠儿,小品可以满足大众的浅表化阅读欲望。然而,所有这些也很难阻止一些艺术家创作“大画”的愿望。刘亚明就是这一类画家。所谓“类”已不成类,目及全国范围,画“大画”的不过三五人而已。何谓“大画”?在我看来,至少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题材巨大,含义丰富,具有强烈的主题性叙事功能;另一层意思是宏大,形象众多,画面具有尺幅上的压迫感和震撼力;再者,“大画”所要表达的是无我的崇高之境,不像小品那样一味地凸显所谓的“自我”。刘亚明的“大画”符合上述要点。数年来他一直沉浸于宗教般的境界中,思索着死亡、信仰、生命等重大主题。在画面上,他在一个秘境般的空间中展开这些主题,以冲突彰显出人类悲剧性的命运。当今,思索并表现这类主题的画家已经是少之又少了。

  ——张晓凌

  如果艺术家没有用他全部生命、全部心力的投入,是不会产生这幅画的,他的投入应该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这投入不光是精力和体力上的投入,主要是心灵上的投入,从中我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它对我们当下生存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的敏感和困惑。

  ——皮道坚

  他以冷静的眼光来观察中国社会。

  ——Bill Zimmer 《纽约时报》资深批评家

  其作品单纯从绘画技巧角度看,其功力绝非寻常,显而易见是属古典主义,尤其是将其与杰出的历史人物比较,反应有为突出,可是又有所不同。与其称之为古典写实主义,不如称为魔术般的写实主义。这种与严格意义上古典写实主义的分支,比如说印象主义、超写实主义以及浪漫的绘画传统,又都不同。

  ——Lesley Constable 美国著名美术批评家

  《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是刘亚明构思多年,又以二年时间绘制完成的一幅巨型油画。这是一幅由160多个人物组成的宏大的、具有史诗性结构的巨制。画家以惊人的才情和巨大的精神力量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超现象的寓言式的图景……它的出现,尤其是以如此重大的主题,如此规模的幅面的出现,应该是中国当代主义(后现代艺术)另一股力量出现的证明。这并不仅仅是风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当代主义艺术表达不能只是情绪,而应该有精神——一种具有精神文化建构意义的精神。

  ——邓平祥

  “没有疑问,这是一部伟大的警世(称为“惊世”也未尝不可)画作!”——每一次站到刘亚明的《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画作前,我最想说的就是这句话。更何况,此类由艺术家自觉构思的大创作一向甚是稀少(需要更大的勇气,还有良知和责任感),在当代美术史上显得格外难能可贵!

  ——陈孝信

  这个会画画的巫师。他预言了什么,就发生了什么。

  ——王家新

  如果他没有终极关怀的价值观,没有宗教般的虔诚,是绝对创作不出这幅画的。而且在大家都在迎合市场的时候,他严肃地关注当下人的生存状况,这样的艺术家现在已经很少了。

  ­——鲁虹

  ……画面上并没有一条明确的路,但人类奔走的方向喻示有路。这是一次巨大的舍弃,对现实世界的舍弃。通过舍弃现实世界,暗示某种超现实世界的开启。……刘亚明的艺术,由理性出发,经过激情的冲击,最终走向了信仰。……画家调动人物的姿态、表情、背景的氛围等因素,释放出巨大的激情,暗示出某种信仰的归宿。

  ……两边的近景和中间的中景处理,形成一种合围的视觉心理效果,仿佛要将站在远处的欣赏者包围在画面空间之中。当欣赏者为了纵览全画而不得不退到远处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被拒斥的心理感受;当欣赏者被包围进画面空间的时候,又会产生一种被接纳的心理感受。……我们很难确定自己是身在其中,还是身处其外。这种距离上的矛盾感受,让我们既可以同情地参与其中,又可以拉开距离做理性的反思。让我们进一步设想:当迎面扑来的人群与我们遭遇的时候,我们是转身跟他们一道奔跑,还是朝相反的方向与他们形成撞击,或者站在原地不动接纳,为他们提供避难之所?无论是哪种心理反应,都会因为超强的效果和力量而促使我们脱离日常状态。随着接纳与拒斥的反复冲撞,我们的精神会产生垂直向度的提升,进入超出冲撞的宁静境界,从而给人一种与神合一的崇高感。

  他的艺术越出了画室,不再是技术的炫耀和形式主义的游戏,而是进入了社会,与当代问题发生了关联。当艺术家们纷纷选择以玩世、艳俗的方式拉近与当代社会的距离的时候,刘亚明用一种相反的方式取得了与当代社会的关联,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当代转型。

  ——彭 锋

  他对场面的控制能力,古典精神理解的准确性把握;在近一百年的世界绘画史上,这种题材、画面的出现,如果按其自身文化修养、生命体验、爱情的到来、儿子的出现等诸种原因构成的能力的前提所完成的创作,将会给我们带来一场意想不到而惊心动魄的戏剧性场面及冲击波。如果他日后有精力能再创作几张类似的作品,那么,此前及以后的百年中,将会使人类文化史上美术领域里产生由中国人创造的具有黄金般的力量的锐力,从而使美术史的标杆将会重新设置。因为,在科技高速发展,显然不能产生英雄主义的时代,也意味着不能产生古典主义大师的时期,恰好在人类的东方,一个叫刘亚明的先生为我们提供了唯一的典例。

  ——丁正耕

  刘亚明的画在今天出现,对我们有警醒作用,提醒我们,中国要发展和谐社会,不能只靠简单的经济的统计数字来完成,更多的是需要我们重新回到人性和人心的原点,重新反思我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如何调整。

  ——管郁达

  刘亚明这件作品在六十周年大庆之前出现,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人类值得深思的问题。所有的国人在这样的作品前,都应该想一想其他的问题,而不是只想到我们的钱包鼓了没有,工资长了没有。如果说70年代是疯狂,80年代是单纯,90年代是激动,那么现在呢,就是莫名其妙。

  ——陈默

  但是把宏大叙事变成个人性的叙事,在当前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的艺术界,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当代艺术,越来越萎缩,更多的是精神萎缩的图像,人越来越渺小。当然这是真实体验,但在这种真实体验的前提下,我们更需要回顾东西方几千年来文明中积淀下来的崇高的、理想的、很有气魄的东西。历史往往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在舍弃不好的东西的同时,往往也同时舍弃了好的东西。

  刘亚明的这幅作品把两个好的东西从画面中给捡回来了……一方面是国家拿出很多的钱去赞助这种宏大叙事的题材,往往是把它画“空”了,没有东西可看;另一方面,能够感动人的又往往是比较个人化的叙事,又显得作品很小气。这样两头不接轨。这可能是目前我们社会的局限性使然。但刘亚明的作品补充了这两个,他是从个人角度去描述宏大叙事的题材,这种个人化的宏大叙事,在近现代中国艺术史上是比较可贵的。

  ——杨卫

  在今天这浮躁、失真、失信的时代,他似古典时代的圣徒,被遗留在这世界的一角,对着巨幅画布,以敬畏之心真诚安静地细画。

  ——王长百

  两年的杜门谢客,潜心作画,以至背驼,刘亚明终于成就了一幅史诗般的巨作。在这16米×3米的画幅上,画家用他的豪情和细腻,展示给我们多方面的能力: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敏锐感受能力,对众生和世相的概括能力,对宏大主题的把握和提升能力,对抽象问题的具象化能力,对大场面的驾驭调度能力,对各类人物的准确的写实达意能力,以瞬间表情动作披露常态内心的传神描述能力……画家以无情揭露的方式写尽对众生的悲悯与大爱,以写实的手法写意,以有形写无形,以古典艺术风格展现现代艺术精神,鸿篇巨制的视觉冲击力和细密刻画的心理冲击力形成一股合力,一起冲击着观者的心灵,使见者无不为之震撼,以至于有见者落泪,有见者胳膊上起了一层鸡眼皮疙瘩等等强烈的身体和心理反应。……画大画不一定就是大师,但像这样画大画就可能成为大师。

  —— 汪 素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郑晓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