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平涛:博览会应扩展受众边际
2010-09-23 18:08:03 未知
严格说来洪平涛并未到上海艺博会和上海当代的平台上宣讲过什么,他的敦煌画廊甚至没有出现在这两个博览会上。但他依然是台湾画廊在大陆的一个标志人物。曾经担任过台湾画廊协会理事长的洪平涛,在岛内操办过三届艺术博览会。来到大陆后玩过拍卖,办过艺术园区,开过画廊。艺术市场中的沉浮和成败,让他对博览会有了很多新的看法。
早报:前两年台湾画廊登陆,引起了很多热议。现在似乎没人提这个概念了。你所知道的台湾画廊的整体状况如何?
洪平涛:都还没有死掉,但活得都很不好。像上海,其实不适合画廊业。土地太值钱,房租太高。画廊是一种缓慢的经济,但为了赚房租就会做得很辛苦,也会优雅不起来。这几年下来,很多台湾人发现自己做了二十几年画廊,到了这里什么都要从头学起。大家开玩笑说,都还在“修学分”呢。大家登陆以后发现,这里水很深,台湾艺术市场的一套在这里不管用。都知道大陆的艺术市场很大,但我们切不进去。
早报:既然活得不好,敦煌画廊为什么没有参加今年的艺博会或者上海当代?
洪平涛:我自己做过博览会,知道一个画廊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得花很大的精力去布置展位,精心挑选艺术家作品。十分费神。但是也不过四五天时间,博览会结束了,你又得撤展,作品没卖掉的话还得再搬回来。上海的画廊还好,要是台湾画廊或者海外画廊,就更麻烦了。有个台湾画廊这次来参加艺博会,结果作品被卡在海关进不来了。等作品能入关,博览会早结束了。
早报:只是因为嫌麻烦才不参加博览会吗?参加博览会毕竟也可能带来新的买家。
洪平涛:这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了,让买家看到并不一定非要通过博览会。博览会这种聚集交易的模式,其实已经有问题了。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今年去看了一下,发现七成的艺术家和去年一样,观众的成分九成和去年一样,藏家也还是那一批人。如果说博览会没有能力将影响力扩展到这些人群之外,它就没有生命力了。而要扩展博览会的受众边际,就要有十分好的企划、行销、宣传等手段,还有赖于外部市场环境。艺博会5天时间7000万元的成交额,上海当代台面上、私底下的各种成交意向,还有比上年攀升一成以上的人流量,是否就是它们的全部意义?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