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衍生品“美丽”之“困”何在
2010-09-26 09:12:41 牟彦蓉
“相约西湖——两岸名家艺术衍生品演展”日前在杭州举办。此前,当代艺术品收藏家蒲果针对周春芽、王广义等艺术家的艺术衍生品,在成都举办了“视窗”当代艺术衍生作品展,集中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衍生品的样式与面貌。
在艺术衍生品渐入我们视野的今天,艺术家可以通过它们把更新颖的艺术观念和更精致的美学气质融入到大众生活之中,将当代艺术的语言和精神传达给社会,以此改变人们的日常审美观念,为中国式日常生活的审美变革注入新的艺术体验。但同时,艺术衍生品作为全新的艺术产业,也遭遇了诸多问题和疑惑。
当代艺术衍生品是“艺术”的延续。国内目前有一些相对集中的展示平台,比如798、宋庄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等,因为当代艺术衍生品的实际需求量正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很多新的艺术机构正加入进来。
但艺术衍生品市场毕竟刚起步,管理难免不规范,使得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从初始就在困局中谋求发展。目前,艺术衍生品市场还存在着种种不足:一方面是艺术衍生品的形式与数量很有限,另一方面创意、质量和细节上让人感到难以启齿的“视觉恐怖”,别说与宜家设计差距很大,有的连工艺品水准都达不到——做得实在粗糙,而且很小儿科。这让不少人困惑:“怎么买不到自己中意的艺术衍生品呢?”
先天条件不足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精神创作产物和自我思想的表达方式。市场中流通的艺术衍生品,具有天然的艺术属性,也有其作为商品的强烈社会性,要受层层监管且遵从市场的规律法则。
在中国,艺术衍生品的市场开发还没有完整的规范。高等院校未开设相关课程,而民间也没有系统培训,这就形成不同的评判标准,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情况相对日本要落后很多年。全国艺术衍生品行业的状况表现为:大多衍生品的设计水平不高,更多制造商选择将艺术家的代表作图像简单复制在盘子、杯子、钟表等不同物品上,没有特别的制造工艺。同时,昂贵的价格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其次,虽然多数艺术衍生品的从业人员都是美术院校毕业,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知识,但缺乏产品开发所必须的管理素质、营销素质和经济法律等知识,很欠缺将文化产业转化为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经理人,导致决策者在开发和运营艺术衍生品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艺术品授权缺乏规范
我国的法律规定,一幅美术作品通常存在两种权利。一是物权,即权利人依照《民法》对自己的美术作品实物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二是著作权,即权利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实物负载的美术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复制权等人身权和财产权。看上去,有《民法》和《著作权法》的保护,原创艺术家的权益可以得到充分保障,然而,艺术家对法律知识的普遍缺失为艺术作品的侵权纠纷埋下了隐患。中国知识产权第一人郑成思先生指出,实用艺术品是非常特殊的介于外观设计与著作权法之间的“边缘保护对象”。
在这个讲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社会,艺术侵权案件发展到最后,诉讼无疑是最后的选择,但这要消耗太多的成本,还要面临取证困难、赔偿力度小等具体问题,所以法律保护常常是纸上谈兵。我国民众维权意识淡薄,从音像制品到软件开发再到服装,盗版猖獗。在全球范围内,电影盗版每年给电影产业带来的损失为80亿美元。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效力层次偏低,对艺术家作品版权保护力度不够,若授权产业和艺术家的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不仅会造成大量的经济财富流失,而且会严重打击艺术家的积极性。同时也危害生产商的经济利益,势必影响艺术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营销模式过于单一
目前,艺术衍生品大多采用实体店形式进行销售,销售网点主要集中在各个艺术区或美术馆。北京798艺术区有很多衍生品商店,尤仑斯的艺术商店几乎已成为行业的样板,包括今日美术馆一楼的艺术礼品店,上海证大美术馆的艺术超市等。本着艺术进万家的姿态,经营者通常销售的是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的低价格艺术作品,购买人群也多来自于游客、参观展览的艺术家与观众。
因为地域限制,真正的大众无法接触到艺术衍生品,许多潜在客户并没有了解艺术衍生品的机会。因此,尝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把艺术衍生品的销售网络做大,在大众商业区和步行街等地段开设艺术衍生品的店面,让大众了解和认知艺术衍生品,是迫在眉睫的事。艺术家刘鼎的网站很值得借鉴,他的网站口号“带回家,实现心中的无价”,正恰恰契合了艺术衍生品的价值诉求。此外,需要增加艺术衍生品的种类,提高品质。艺术衍生品虽然价格上较艺术品有较大差距,但消费者对其艺术要求丝毫没有降低。
艺术衍生品的市场到底有多大?按照国外目前的规模,全球仅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就高达5000亿美元,英国数字娱乐产业已经成为该国第一大产业,日本动漫产品出口量超过钢铁4倍。中国艺术衍生品行业,虽然有很好的行业前景,但仍存弊端,所以更需要努力学习国外的成熟经验,寻求艺术衍生品开发、制作、销售的良性发展模式。只有这样,艺术衍生品的发展才不仅仅是当代艺术发展的晴雨表,它更应让更多的人将艺术家的“作品”带回家,打造自己艺术的“家”。
(责任编辑:谢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