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韩国数年坚决追讨流失文物 日本政府态度软化

2010-09-27 09:00:59 毛 莉

  从1952年开始,日本和韩国就陷入到邦交正常化的艰苦谈判之中。其中,围绕文物归还问题,日韩两国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进行了激烈的“讨价还价”。韩国在向日本追讨流失文物的道路上,虽然一直步履蹒跚,却又走得无比坚定。

  涉及文物内容的 外交文件最为机密

  在日韩会谈开始之后,韩国即向日本提出了归还流失文物的要求。而日本政府在1953年10月进行的第3次日韩会谈里作出的回应是,“文物是日本通过正常手段得到的,并没有归还的义务。”在中断5年之后重开的第4次日韩会谈中,日本以“祝贺韩国独立”的名义把106件文物归还给了韩国,但韩国给予的回应却十分冷淡,认为日本此举“并没有多高的价值”。1965年,在经过7次艰苦的日韩会谈之后,两国终于签署了《日韩基本条约》。根据该条约的有关内容,日本将国有和公有的1432件文物返还给了韩国。

  2005年,韩国首先公开了日韩会谈中的相关外交文件。受此影响,日本国内随后也出现了公开日韩会谈外交文件的呼声。2006年至2008年,长达6万页的日韩会谈文件陆续公之于众。“在日韩会谈的所有外交文件里,有关文物归还的内容是最为机密的。”一名在日本大学执教的韩裔教授分析说,虽然有关文物归还的议题在日韩会谈中并不是核心议题,但是由于这个问题总能轻易唤起韩国人关于殖民统治的痛苦记忆,所以它的机密性非常之高。记者在日本媒体发布的照片上看到,在日韩会谈的外交文件里,有关文物归还问题的文本中涂抹修改之处异常多。

  外务省想还 文部省说不

  近日,韩国国民大学教授柳美那发表的对日韩会谈文件的最新研究成果披露了此问题的更多细节——在是否归还韩国文物的问题上,日本外务省和文部省之间曾产生过尖锐的对立。

  实际上,一直到第2次日韩会谈,对于是否归还韩国文物,日方的态度都不十分明朗。当日本外务省询问日本文部省意见时,文部省以“文物在日本会更加安全”为由,表明了“不归还韩国文物”的基本态度。到了第5次日韩会谈时,外务省已经想对韩国作出妥协以尽快结束谈判,但文部省的态度依然十分强硬。文部省拒不承认在日本国内存在大量韩国文物,并表示“文部省在法律上有义务保护重要的文化遗产,如果要归还韩国文物,必须要先修改法律。”根据柳美那的研究显示,当时文部省的态度引起了外务省的不满。在外务省的内部会议上,有人指责文部省“因为不想归还韩国文物找了诸多借口”。由于日本政府内部意见不统一,关于文物问题的谈判一直处于胶着状态,情况到了1962年才有了转机。1962年,两省意见基本达成了一致,在处理韩国文物问题上,“并不存在任何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而应采取一种‘赠与’的形式”。

  柳美那说,一直以来,韩国人都认为日本在归还韩国文物问题上十分消极。现在看来,“即使在日本政府内部,也产生过尖锐对立的意见”。不过,柳美那强调,虽然可以看出外务省有促成会谈成功的意图,但是在披露的会谈文件中根本看不到“日本政府对于殖民统治的认识问题和对待掠夺文物应有的态度”。

  以“捐赠”和“收回”的方式索回国宝

  根据《日韩基本条约》的相关规定,日本政府需返还被运往日本的韩国文化遗产,但对于日本民间收藏的文物却没有硬性规定,只能由个人收藏者自愿捐出。日本以为归还了韩国1432件文物之后就能够息事宁人了。可是,韩国人并没有消停,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向日方表示:追讨文物这事儿没完!韩国还要向日本追索超过6万件文物。

  近年来,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之下,韩国已通过民间渠道,从日本成功追回了两件珍贵的文物。2005年3月,韩国佛教界与日本靖国神社交涉,要求返还北关大捷碑。后者将此事推给日本政府,称只要日本政府同意,靖国神社不会阻拦。但日本政府以此碑取自朝鲜,而日本与朝鲜没有外交关系为由,企图拖延归还。最后,在韩、朝佛教界推动下,韩、朝文化部部长取得了联系,共同向日本政府提出返还北关大捷碑的要求,并于2005年10月将北关大捷碑收归故土。

  2006年,流失日本近一百年的韩国国宝《朝鲜王朝实录》五台山史库本回归韩国,当时藏于东京大学的《朝鲜王朝实录》五台山史库本以对方赠送的形式回到首尔大学奎章阁,东京大学以“捐赠”的方式返还史籍庆祝首尔大学建校60周年和奎章阁成立230周年。两所大学就使用“捐赠”和“收回”的方式归还《朝鲜王朝实录》五台山史库本,而不使用“掠夺”一词。

  由于《朝鲜王朝实录》收录了关于李氏朝鲜时代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方面的庞杂史料,被认为是研究朝鲜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工具,因此被朝鲜民族奉为“国宝”。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登记为“世界纪录遗产”。曾在中国引发巨大“韩流”的历史剧《大长今》的人物造型就源于《朝鲜王朝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是把自朝鲜王朝始祖太祖至哲宗的25代472年(1392-1863年)按年月日记录的编年史,共1893卷888册,是最古老且庞大的史书。朝鲜王朝实录函盖朝鲜时代的政治、外交、军事、制度、法律、经济、产业、交通、通讯、社会、风俗、美术、工艺、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史实,是世界上罕见的宝贵历史记录。它的意义还在于记录历史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朝鲜王朝实录从基本资料的起草到实际编述和刊行,所有工作由春秋馆的史官负责,此官职的独立地位和对记述内容的保密,有律法上的保障。实录是在下一代国王即位后开设实录厅、安排史官编撰的,其史草连国王也不能随意阅读,保障高度秘密,以确保实录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实录编成后,把实录刊印名分送到在全国各要地设置的史库使之各保存一套。遇壬辰倭乱和丙子胡乱曾被火烧毁,每当此时都重新出刊或进行补修。直到20世纪初,在鼎足山、太白山、赤裳山、五台山等4处史库,仍各留传1套。

  朝鲜王朝实录留传至今的有:鼎足山本1181册、太白山本848册、五台山本27册、其它散本21册,共2077册。这些留存本一併被指定为国宝第151号,1997年10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为世界纪录遗产。朝鲜王朝实录作为世界纪录遗产其意义在于:首先,它记录了朝鲜王朝25代国王472年历史,是作为一个王朝的历史在世界上时间最长;其次,内容极为丰富;再次,内容繁多,堪称百科全书;第四,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第五,用活字印刷刊行,展现了韩国印刷文化的传统和文化水平。最后,朝鲜王朝实录也是对日本、中国、蒙古、冲绳等东亚各国历史及关係史进行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

  目前,世界上正兴起一股追讨文物的热潮。今年4月,一直为追讨文物而单打独斗的国家决定联合起来——16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在埃及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决定向西方国家追讨文物。再加上今年是日韩强制合并100周年,韩国向日本追讨文物的决心更加坚定,已经把收藏在日本宫内厅的朝鲜王室书籍资料列入了优先追索的清单。

  面对这种情况,日本国内也逐渐出现了归还韩国文物的呼声。6月12日,日本众议院议员笠井亮在东京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呼吁,日本政府应该遵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非法转移的文物归还原产国”的原则,将韩国的文物归还韩国。在日本媒体报道了柳美那的最新研究成果之后,不少日本网友也在网络论坛上发表评论说,“如果日本想从美国那里要回被带走的文物,就必须先归还从别国非法取得的东西。”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潘惠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