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的国宝名画
2010-09-27 09:41:15 未知
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间,由于列强掠夺,我国有大批历代名画流失海外。目前已查录流失海外的中国历代名画高达2.3万件。其中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占三分之一。欧洲主要分布在德、英、法、比利时、瑞典等国,大部分是当年从敦煌藏经洞掠走的,一小部分是30年代抗战前后和解放战争前后国家文物管理不严由外国人买走和华人带出的,这些流失到海外的中国历代名画时间跨度从原始时代至清代。著名文物鉴定大师张伯驹曾向国家捐献过大批古代书画精品,他也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以吾国历史之久,文化之先,而隋以前之画,竟无一件流传,亦良可慨叹!”而本篇主要讲述了众多流失海外的绘画精品中的少数几件,希望通过介绍可以了解到关于国宝绘画的宝贵价值与在海外的坎坷经历。
1 、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人摹本 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
顾恺之《女史箴图》
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人摹本
《女史箴图》现有两个绢本,一本现藏故宫博物院,专家认为是南宋摹本,艺术性较差;另一本艺术性较强,更能体现顾恺之画风与《女史箴图》原貌,专家认为可能为唐人摹本,为大英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女史箴图》是中国唐代的摹本,神韵最接近顾恺之的原画,因而被后人奉为经典摹本,它曾被许多文人墨客收藏过,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项子京题记,唐弘文馆“弘文之印”,还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女史箴》词句11行。画本身及装裱部分压有宋、金、明、内府藏印,及明清历代收藏者的私人鉴藏印。
唐本的《女史箴图》于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颐和园之际被英军大尉基勇松盗往英国,后存大英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为感谢中国军队在缅甸解除日军之围,曾有意把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归还中国,与赠送中国一艘潜水艇二择一,做为谢礼。中国政府选择了潜水艇。
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人摹本
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人摹本
2 、韩干 《夜照白图》 现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韩干《夜照白图》
韩干真迹《夜照白图》存世(现存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夜照白”、“玉花骢”均为唐玄宗坐骑,唐人盛行给爱驹起如此这般诗意的名字。)韩所画之马壮健神骏、结构准确,兼有唐朝人赞赏的美妇那种肥硕,具有宠物般的神气和光泽。
3、《捣练图》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捣练图》
《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徽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4 、宋徽宗《五色鹦鹉图》现藏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宋徽宗《五色鹦鹉图》
这幅《五色鹦鹉图》在宋徽宗的作品中是数一数二的代表作。这张画在表现技巧上很高,不论宋徽宗的早期作品也好,晚期作品也好,这幅《五色鹦鹉图》是比较高的。这张画是一幅重彩,重彩画画成浓重是方便的,但画得很清灵、透明是不容易的。这张画的颜色设计很调和,技巧上厚薄把握得很好。画家在墨的底子上用了石绿,由于石绿为矿物质颜料,画上容易出现粉气,但它没有这种粉气。鹦鹉背部这一块很淡很薄,笔法显得很生动。树枝的勾线很结实,用笔富有变化。下笔较重,微露钉头,从上往下勾,如果笔法一样是很死板的,但太不相类又不能成为贯通的一枝,而此画树杆中的钉子头有些明显,有些不明显,很随意,有一种自然变化之妙在其中。
此卷曾经元文宗御府收藏,入清后为戴明说、宋犖所得;其后入藏乾隆内府,钤有乾隆诸玺;嘉庆后,赐恭亲王;后经张允中、山本悌次郎之手;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1933年为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
5 、毛松笔《猿图》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
这幅猴图在表现上非常出色,超越了单纯的写实,在众多的宋画当中亦堪称名品。据说所画的是日本猴而非中国猴,除水墨之外还使用了金泥,工笔细腻自然。南宋画院画家毛松所作的说法始于狩野探幽,但此说缺乏依据。曾由武田信玄捐赠与曼殊院觉如。
6 、石恪 《二祖调心图》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
图中表现慧可、丰干二位禅宗祖师调心师禅时的景象。慧可为禅宗二祖。画卷中,双足交叉趺坐,以胳膊支肘托腮的便是慧可,另一幅画奉干伏于温驯如猫的老虎的背上。前者突出一个"静"字,后者突出一个"酣"字。在画法上,简化了笔法,发挥水墨效果,体现了画家"惟面部手足用画法,衣纹皆粗笔成之"的风格。以强劲飞动和毫不经意的草草逸笔表现出高僧微妙深邃的禅境。笔意纵逸苍劲,开大写意人物画之先河,对南宋梁楷及以后减笔人物画家颇有影响。此图经日本学者论证为宋末元初摹本。
7 、陈容 《五龙图卷》 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
陈容是南宋末期的文人画家,长乐(福建省)人,号所翁。一说亦号所斋,端平2年(1235年)进士。擅长画水墨龙,驰名于宝祐年间(1253-58年)。本图卷末有“所斋”之印,据称为陈容之作。
8 、《寒江独钓图》 马远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本图描绘了在广漠寒江中钓者乘舟独钓的场景,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白效果的马远派的杰作。但是,在船的略微靠上方一带有绢补接的痕迹,由此推断,此作品原本可能是一幅更大画面的作品。另外还有源自南宋宁宗妃恭圣皇后所居坤宁殿的"辛未坤宁秘玩"印。
9 、《雏雀图》 宋汝志 南宋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宋汝志《雏雀图》
本图的画家通过巧妙的笔法生动地表现了笼里及笼外幼雀的瞬间情态。所传作者宋汝志为南宋末期的画院画家。幕府末期狩野养川院惟信的鉴定中曾称为宋汝志所作,但并无确证,作者未明。然而,作品使用水墨和淡彩,表现手法细腻,这一点说明本图出自南宋时代名家之手。浅野家旧藏品。
10 、《红白芙蓉图》 李迪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原属圆明园收藏
共二幅,绢本,设色,各纵:25.2cm,横:26.0cm。
红白芙蓉图被认为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这两幅画,两幅都在画面的左上部题款:“庆元丁巳岁李迪画”,可知是北宋末南宋初期的画家李迪的作品。丁巳年为1197年,根据夏文彦的《图绘宝鉴》,李迪于宣和年间在画院奉职,但从现存的李迪的作品来看,恐怕其时代要晚得多,如果把李迪进画院的时间以20岁算起,那么画这幅画时就快近百岁了,所以研究者们认为《图绘宝鉴》记载有误,李迪应是南宋初期的画家。李迪擅长描绘花、鸟、以及动物,本画为李迪现存作品中的最高杰作。由于两幅均题有落款庆元丁巳岁李迪画,可知为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的作品。
(责任编辑:郭志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