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普瑞克斯:让建筑像云一样自由

2010-10-14 16:40:12 未知

“深圳——城市建筑设计大师论坛”系列讲座

 让建筑像云一样自由

让建筑像云一样自由

▲深圳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资料图片)

  ▲深圳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资料图片)

  当Jimi Hendrix的摇滚音乐和莫扎特的古典音乐同时响起,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一场关于建筑设计的讲座。没错,这就是奥地利蓝天组创始人之一Wolf D. Prix(沃尔夫•德•普瑞克斯)想要阐述的设计理念:将看似不可能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寻找不可能中的可能性。

  11日下午,普瑞克斯应邀做客“深圳——城市建筑设计大师论坛”系列讲座第7讲。1942年出生的他明显比实际年龄小得多。虽然西装革履,一脸严肃,讲座中却也不乏幽默,与其天马行空的设计思维相得益彰。

  尽管旅途劳顿,普瑞克斯在讲座结束后还是接受了深圳商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坦言,最喜欢自由的建筑,从事建筑设计40多年来,一直都将此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对于蓝天组3年前中标的深圳市当代艺术馆与规划展览馆(以下简称两馆)设计方案,他则表示,迫不及待地盼望其早日动工,成为实实在在的建筑。

  “自由”的云萦绕40年的设计“情结”

  “就像当时的乐队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我们也希望取个有点创意的名字。”提及为何将事务所取名为“蓝天组”,普瑞克斯说 “蓝天在我们看来,是一个‘概念’,寓意天空浮云般变幻莫测的建筑。”

  蓝天组,这个如今享誉全球的先锋建筑设计事务所,在1968年时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全新组合。当年,26岁的普瑞克斯与24岁的海默特•斯维茨斯基在奥地利维也纳设立了这个事务所。“40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努力设计‘自由’且造型多变的建筑。幸运的是,我们取得了成功。”普瑞克斯说。

  的确,纵观蓝天组的作品,每一件都以其独特的造型、不拘一格的悬挑、弧线设计成为业内经典。不论是被誉为解构主义代表作的维也纳“屋顶改造”项目、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协会国际建筑奖的阿克伦博物馆、揽获国际建筑大奖的釜山电影中心,还是世界建筑节能大奖“杰出作品”慕尼黑宝马世界……这些建筑打破了现代建筑依靠坐标和几何学建立起的秩序:直角网络被折叠、拆解、扭曲、突变。不规整的、动态的“云”成了蓝天组的设计形态语言。

  如今,这朵自由的“云”飘到了中国深圳。2007年,蓝天组设计的深圳市“两馆”方案在50个国家和地区的178个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以全票中标。2010年10月11日,普瑞克斯就方案的修改工作再次来到深圳。提及两馆的设计,他最为津津乐道的主题,依然是“云”。“在两馆的中间,有一个飘逸的‘云’雕塑”,这个空间内有酒吧、餐厅等休闲设施,可让民众最大地享有公共空间。”

  建筑与空间就是棋子与棋盘的关系

  注重空间设计,是蓝天组的一大特色。在蓝天组设计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空间的全新设计体验。对此,普瑞克斯更喜欢用“建筑如同下棋”来形容,他习惯于把建筑与周围的空间比作棋子与棋盘。“将二者的位置和关系协调好,就犹如下一盘好棋。”

  深圳“两馆”的设计方案正是这样一盘“好棋”。这个外形简洁却并不规则的新锐建筑,有着巨大的悬挑和核心筒,最大限度地将地面空间还给城市。蓝天组一贯注重公共空间的做法在设计方案中“显露无遗”。

  作为深圳中心区最后一座大型的公共文化建筑,“两馆”既要处理好其建筑本身间的关系,还要从中心区城市设计的角度,处理好与周边已建成的音乐厅、图书馆、青少年宫、中心书城等公共文化建筑间的关系。对于设计师来说,这的确是很大的挑战。

  凭借巧妙的空间处理关系,蓝天组的设计方案获得了专家评委的青睐。正如普瑞克斯本人所称,这个建筑将是一件艺术品。当然,这也是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设计,公共空间的设置和处理成了重中之重。至于建筑中是否融合了中国元素。普瑞克斯则半开玩笑地说:“宏大的公共空间就是典型的中国风格。”

  实验建筑在中国能实现,这绝对是件好事

  随着北京东直门的“当代MOMA”、央视新大楼等新锐建筑的相继建成, 斯蒂文•霍尔、库哈斯等国外建筑师新锐且带有实验性质的设计开始走入中国大众的视野。而“中国已成为国外建筑师‘试验场’”的观点也开始不绝于耳。

  对此,普瑞克斯却毫不讳言:“实验建筑能在中国建起来,绝对是件好事。建筑不应该只是方盒子。我喜欢自由且具有个性的建筑,看似天马行空的设计,却成就了‘不可能’中的‘可能’。”

  “斯蒂文•霍尔、库哈斯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的作品都非常出色,这些新锐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设计中的自由度。”普瑞克斯说,自由度非常重要。他希望国外的建筑师来到中国之后,依然能坚持自由而实验的设计理念,不是为了中标而一味地迎合“固有的建筑观念。”

  “两馆”有望今年年底动工

  普瑞克斯说,建筑师最大的梦想莫过于“设计理念变成现实”。蓝天组设计方案在全球屡屡中标,并相继付诸实施。这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有些“梦想照进现实”的意味。

  不过,距离设计方案出炉已3年,深圳“两馆”却迟迟未动工。这使得普瑞克斯有些“迫不及待”。

  “我们争取今年年底动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主任许重光昨日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两馆”作为深圳中心区最后一个大型公共文化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实验性的建筑,在规模、设计标准和理念上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就建筑风格而言,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感,建成后肯定会给市民带来震撼性的视觉体验。”

  至于为何迟迟不动工,许重光坦言,造价过高、超过原有预算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打破常规的造型、悬挑、巨大的公共空间以及后来增加的停车位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的造价。3年来,政府和设计方一直在努力平衡“造价和风格”间的关系,试图在保持建筑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造价。

  采访中,许重光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颇为“吊人胃口”的小小的细节。 “两馆”设计方案中的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共建筑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尤其是“两馆”之间的“云”雕塑,建成后能让市民充分感受并分享这种公共文化设施。“但是,这也留下了很大的考验:这种开放型的公共空间究竟如何管理?这不仅是设计方案留下的‘伏笔’,也是对城市管理者的一种期待。”

  蓝天组和沃尔夫•德•普瑞克斯

  蓝天组,1968年创立于奥地利维也纳,多年来一直在建筑、城市规划、设计以及艺术等领域异常活跃,是国际知名的先锋派建筑设计事务所。

  Wolf D. Prix(沃尔夫•德•普瑞克斯)是蓝天组的创建人之一,也是该事务所的设计总监和首席执行官。他于1942年出生于维也纳,先后在维也纳技术大学、伦敦建筑学会和洛杉矶南加利福尼亚建筑学院学习建筑。1993年,普瑞克斯在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任职教授;2003年起,他担任该校建筑学院院长、普瑞克斯工作室主任以及该校副校长。

  蓝天组最为知名的项目包括位于维也纳的屋顶改造项目、法国默伦塞纳的城市规划、德国慕尼黑艺术学院、宝马世界、美国阿克伦艺术博物馆、吉萨金字塔大埃及博物馆等。

  2007年,蓝天组设计的深圳市当代艺术馆与规划展览馆方案中标。2008年,其设计的大连会议中心正式动工。自此,蓝天组正式进入中国人的视野。

(责任编辑:张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