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百石:兼融于古典和现代文化的绘画
2010-10-19 20:35:41 未知
林百石的画颇具唐诗的韵味,笔墨恣意的大气中又有着敏锐丰富的生命情愫,观其艺术,别有一种襟怀,一种神貌。他多创作人物画,浓墨淡彩,自成一树,用线不多,却极富灵动感,风格也不拘谨,仕女图清丽,钟馗图洒脱。
本报记者 李蓉
他深爱古典文化,几十年来勤读不辍。数年前,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两卷本的“唐诗宋词精典”,林百石为此作了200多幅配画,得到了出版界的高度评价。洋洋洒洒的诗词配画,绝妙地烘托与诠释了唐宋诗词的意境。饱经古典文化浸淫的林百石用他的文化思维支撑着他的笔墨和色彩,他在画中追求的不只是一种情趣,而是一种文化,在他的许多画作中,都表述着他“天人合一”的视觉语言。《春到人间草木知》,他让雀儿与人同语同歌;在《听泉图》中,他让老者与山泉融合一体。林百石的画里,充溢着文人画的笔墨意趣和天然淳朴,又能可贵的是,他又善于从生活中吸收养分,故与传统文人画的消极避世又有极大地差异,画面中透出一股子生鲜活泼的泼辣劲。
对传统文化的迷恋注定让他的画摆脱不了浓厚的文人气质,我们在林百石的人物画作品可以看到两种常见的题材:一是体现“英雄主义”情愫的画作,中心人物多是历史、传说中的英雄、隐佚山林里的逸士高人。另一种是可归为“唯美主义”范畴的仕女图,这些仕女图中的人物体态轻盈,顾盼有情,风姿雍雅,栩栩如生。她们或噙箫拥琴于林荫涧泽,或赏花捕蝶于茅舍草丛。不过明显与传统仕女画病怏怏的气质不同的是,这些仕女尽管着装古典,多了现代女性的健康气息,神态分明是个性十足。借古典元素表述现代意识之音是林百石艺术的显著特点。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他在业余时间大量创作连环画,取得了优异的成就。正如他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的那样,“其实一切画种都是手段,只要你努力掌握了艺术法则,就无论在什么画种上都能做出成绩”。诚哉斯言,林百石从连环画到国画的过渡,由于其连环画创作打下的扎实功底,因而就显得十分自然。
有着几十年连环画创作积淀的林百石先生,当他转而创作水墨人物画时,连环画创作所带给他的印记一一显露出来。一方面,他必须克服连环画创作中注重写实的思维惯性,另一方面,连环画善于捕捉人物的特点、勾勒出人的灵魂的优点,让他在创作水墨人物画时左右逢源,意到笔随。画人物最重要的是精神,最难的是眼睛。形态是整个身体,而精神则是内心的展露。在中国传统的画法上,要将感情在脸上、在眼睛上含蓄地表现出来,才会引起观者的共鸣。而林百石的画在注重整个环境氛围的营造、画面感很强但又显得很松动,给人留下空白和想象空间的同时,他的人物表情和神态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尤其是脸部和眼睛。他的《鸣春》《惊鸿》《酒耶》《观沧海》,或灵动或宁静,或充满着诡秘或从容不迫,全看画家对题材的选取和把握。在这些作品中,喜欢古典诗词的画家借助绘画表达他心中的块垒,将他的情感倾泻在画纸上。他的着色清雅明丽,落笔妙造自然,文而不弱,放而不野,美而不媚,沉着而清润,体现了一个以写意人物见长的成熟画家独到的笔力和功夫。
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讲求“以线造型”,林百石对于线条运用的驾轻就熟让他在人物画领域获得了长足的优势。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是林百石艺术修炼的基本渠道,每一幅作品都是在寻常题材之中找到有趣味的切入点,独辟蹊径地进行创作。他介绍说,为了画好钟馗,他曾将有关钟馗的文字材料全数搜集,之后又大量研读了前人以钟馗为表现对象的作品,终于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备,妙趣横生的钟馗。艺术家的天赋固然是最好的资本之一,但是现在如林百石这样既有天赋又勤奋异常的艺术家却是屈指可数。
既钟情于古典文化,又有鲜明的时代意识的林百石在中国画的现代性探索中力创出独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域。
(责任编辑:郭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