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术馆“调节器”启动
2010-10-20 17:24:11 未知
2010年9月19日,“调节器——2010第二届今日文献展”在今日美术馆以及798三大艺术空间盛大登陆的。此届文献展从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出发,来思考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与国际艺术潮流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主办方今日美术馆在2007年推出“首届今日文献展”后,精心酝酿三载,再次强势推出的重大展事。无疑是一次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乃至普通公众得以共享的艺术盛筵。展览将持续到10月24日。
开幕现场
20世纪中后期,亚洲各国出于自身文化发展的需要开始引进国际性的展览模式,先后推出了光州双年展、釜山双年展、横滨三年展等,它们都坚持各自的文化策略和文化定位,以建立起本国与国际艺术交流的机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代文化建设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今日美术馆勇敢地担负起这一社会责任,以建立“今日文献展”的方式来制定自身的文化方位。
策展人黄笃
本次文献展由黄笃和英国伯明翰IKON美术馆馆长乔纳森•沃特肯斯(Jonathan Watkins)共同策划。黄笃富有大展策划经验,也是首届今日文献展策展人,策展了“第十一届悉尼双年展”、2006年上海双年展等,曾撰写了大量关于当代艺术的评论文章。本次展览的主题“调节器”,译自英文“negotiations”一词,意指“协商以调和矛盾”。协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把斗争和理性的妥协联系在一起。协商是在矛盾、冲突、斗争的前提下解决争执的主要途径,它包含了沟通,对话,讨论,尊重,承认差异,让步,交换等内涵。而任何一种协商要达成共识都必须通过各方的理性妥协来实现。理性妥协需要高度的智慧和道德力量。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发现人是制造矛盾的根源,也是化解矛盾的主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调节器”,即协商的实践者。协商也反映在当代艺术中,尤其体现在艺术家、观众和艺术机构之间的动态关系上。正是通过协商的过程,当代艺术才能不断解构,建构,并重新定义自身。这其中的哲学观蕴涵了对可能性的持续追问和对事物的表象未必如其本质的认知。当然,视觉艺术无法解决现实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但它提供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同时包含了对艺术本体发展逻辑的反思。
和首届今日文献展相比,第二届今日文献展在以下几方面都有了新的特点:
其一,展示空间增加。展览不再囿于首届今日文献展的展示场地今日美术馆,而是在将其作为主要展示场馆的同时,还把展览延伸至798艺术区的卓越艺术空间、偏锋艺术空间和北京公社,以期将该展览的影响扩展到更深远的范围。
其二,参展艺术家及作品更国际化。2007年的“第一届今日文献展”,主要以国内当代艺术发展为契机,邀请了包括隋建国、岳敏君、朱金石、王鲁炎、汪建伟、杨福东、秦玉芬、朱加、姜杰、杨千、陈文令等在内的46位中国艺术家参展。本届将更加多元化与国际化,受邀的72名的艺术家中,有近26位来自国际。这些国际艺术家中除包含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如意大利著名“贫穷艺术”大师雅尼斯?孔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英国著名雕塑家理查德?狄肯(Richard Deacon)等,还有来自非西方和发展中国家的艺术家,如巴勒斯坦,古巴,印度,泰国,墨西哥,阿尔及利亚等国的艺术家。国内参展的艺术家则有著名画家张晓刚,著名雕塑家隋建国,新兴艺术家团体“没顶公司”、“政纯办”、“UNMASK”等。对此,第二届今日文献展策展人之一的黄笃这样解释:“我们一直是把重点放在欧美比如说尤其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等,对拉丁美洲的艺术关注得很少,比如古巴、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而那里的艺术又同中国社会有很相似的地方,他有社会主义的文化的革命性的这种意识,或者说他有传统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基础,如何去建立一个对拉美的当代艺术的一个认识,这是在第二届的文献展上思考的一个方向。”
其三,国际知名金融企业、国际基金会、国际品牌和文化机构的鼎力支持。摩根大通是2010年第二届今日文献展的首席战略合作伙伴。摩根大通有着长期支持当代艺术及艺术家发展的悠久艺术品收藏史。1959年,当时担任大通银行主席的大卫?洛克菲勒先生 (David Rockefeller)为给客户及员工营造优雅而富文化氛围的商业环境,率先在纽约开创了企业艺术收藏项目,揽纳世界当代艺术杰作。此次支持中国2010年第二届今日文献展,不仅延续了公司对艺术的一贯热忱,也再次印证了摩根大通对中国市场、在华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的长期承诺。”除此以外,本次展览还得到了余德耀基金会、瑞士文化基金会、蒙德里安基金会、OCA挪威当代艺术办公室等机构的鼎力资助。
(责任编辑:郭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