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仇德树新作展在上海浦东隆重开幕
2010-10-22 10:32:53 未知
2010年10月15日下午3点,著名海上当代水墨艺术家仇德树先生以“裂变·广厦·庭院“为主题的近作展”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隆重开幕。上海市文广局党委书记陈燮君、上海市文广局人事组织处处长王依群先生、浦东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广局副局长王卫国先生、浦东新区宣传部文化事业处处长章佩茹女士、副处长姚美君女士,以及著名艺术家陈家泠、陈琪、张坚、陈九等众多艺术界、企业界的著名人士出席了此次开幕式。
仇德树1948年生于上海,现居浦东。是中国现代水墨的代表性画家之一。1979年开始在上海组织“草草画社”,提倡艺术的独特性,1982年,开始了自己的裂痕水墨实验,从此确认裂变为艺术语言和哲学基础。1985年以来先后应邀为美国塔夫茨、哈佛、亚利桑那等大学讲学及绘制大型壁画,先后在美国、德国、韩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及我国台湾、上海、香港、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个人画集多部,作品为海内外收藏机构广泛收藏。
本次展览由上海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和艺术浦东(上海)艺术品有限公司承办,共展出仇德树新近力作38幅。
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是一座具有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风格的庭院。而浦东陆家嘴这个象征着中国经济腾飞的浦江东岸,以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和世贸环球为标志的浦东新城,最形象地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发生的历史巨变。这些用钢与玻璃构建的摩天大厦所凝固的当代文明信息与这座庭院所散逸的传统氛围,不期而遇地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冲突与对比。
仇德树以裂变为主题的现代水墨画,让我们体验到那种画面的秩序感与抽象意味和庭院外以钢和玻璃为元素的广厦在审美上具有的某种内在联系。即,他的作品一方面无疑充分地诠释了当代社会的视觉体验与审美诉求,而另一方面又让我们感受到传统中国画笔意墨蕴的亲切与温暖。毕竟,他的现代水墨在审美上呈现出的境界,恰恰是浓郁而稠密的传统山水画的意蕴。空灵虚幻,高蹈冷逸和宁谧散淡,这些从董源、巨然到倪瓒、渐江等古代文人画所追求的境界与格调都一一呈现在仇德树那些富有现代语言特征的画面中。陌生而熟悉,仇德树用最现代的艺术语言转换了最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这或许就是他和他这一代人的文化担当与历史承载。
裂变,作为仇德树的艺术符号连接了传统与现代。吴昌硕纪念馆作为传统文化的庭院,也因仇德树这种艺术展示而和陆家嘴所有的现代建筑群形成了紧密而深刻的文化联系。如果说,传统山水画是古代文人在宦海沉浮之中寻求的精神家园,那么,仇德树的现代水墨所追求的宁谧与平和则体现了被高度城市化了的今天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精神诉求。在某种意义上,仇德树在绘画上所探求的审美内核正是后现代社会的精神归所。
我们期望本展以及本展作品所营造的艺术境界,成为浦东这座拔地而起的城市新区精神家园的象征。
为期15天的展览将为参观者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盛宴。
展览期间,2010年16日下午,将在浦东新区新落成的图书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艺术史家及评论家黄剑先生主持仇德树艺术语言学术论坛。与学术界的专家们共同探讨中国画的改革之路。
(责任编辑:谢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