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追求内外协调统一建筑大师
2010-11-11 13:40:02 未知
导语: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花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秀。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设计理念
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干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美秀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聿铭对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聿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
德国历史博物馆
让光线来做设计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主导着贝氏一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上海美术馆是贝氏的毕业设计,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了数个内庭,使之观感为各个不同艺廊的背景,将自然引入室内是他的设计特点。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氏作品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光与空间的结合,使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没有固定风格:
他认为设计特色本身也是一种约束。贝聿铭并不羡慕那些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建筑师,他们有时由于未能显现原有的设计特色而使业主感到失望。贝聿铭一点儿都不羡慕他们,没有固定的风格给了他更大的设计自由。强调因时、因地、因事而设计的分析型手法,时、地、事都是可变因素。分析手法要求了三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和目标全方位了解,并找到其中的平衡。设计思维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使之成为建筑作品的决定性力量。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简历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Ieoh Ming Pei)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
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
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
1964年,贝聿铭设计了约翰肯尼迪图书馆,使得他跻身设计建筑大师的行列,并且声名远播。
20世纪80年代初,贝聿铭设计建筑了法国罗浮宫的改造,在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了一座玻璃金字塔,引起了法国的轩然大波
1979年,贝聿铭主持设计了中国北京香山饭店,夺得了托漪学会颁发的荣誉奖,此后,他不断地拿下各类大奖。
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七十层楼,高三百一十五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
1990年,退休。
2002年,贝聿铭主持设计了苏州博物馆,同时,这也被认为是他的“封刀之作”。
(责任编辑:张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