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境界有大美
2010-11-19 15:17:23 田黎明
《小镇》 郎绍君
相关文章:理论界的创作风尚 戒掉“纸上谈兵”
郎先生是我非常尊敬和景仰的一位温厚的长者,是一位勤劳耕作,艰辛探索,影响时代的文化大学者,当代中国画理论大家。
郎先生以笔墨方式展现蕴涵着近年来对中国画笔墨本体体验,并以内识感悟借助生活形成的笔墨精神,每一幅画作以意象书写着他心性的感知。看到郎先生近作,很激动,他把平常心,平常景转化为别有一番境界,让这些信手拈来的平常景象使人久久回味,这是笔墨语言的力量,这是中国画的奥妙所在。在展出的每一幅画作中我们感受到对身旁生活的再发现,发现了笔墨与生活显出的意义,发现了笔墨韵味被自然地转移到日常景中,发现了笔墨的形象映印出人格与品评之端庄。郎先生将深厚学识,敦厚修为以平淡的气度,洁净的内识渗透在笔墨内,创造了许多“明心见性”,“怀时感物”的好作品。
《东营湿地》 郎绍君
郎先生平易中养温厚思想,学问中发真知感言,笔墨内又显情理之象,他数年坚持苦修,恪守传统文化境界,立足时代,融思想深处人文之志,在学术上造就了中国画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审美价值体系,提出了新时期中国画理论与笔墨理论的传承性、兼容性、审美性、语言性、精神性等具有独创性的中国画理论体系,从这里我们深感郎先生丰厚而坚毅的学术风骨里透射出人格的力量。郎先生心性中贮存着责任感、使命感,他以感怀融于品格,注重理论与实践缘起,一幅画与一部著作一样立足于学术境界。近年来一代理论大家邵大箴先生、刘曦林先生、薛永年先生等都注重笔墨人生体验,先生们把理论研究、笔墨实践与做人立格合为一体,我想国学精神也正于此。
在中国画理论探索中郎先生的人格境界与学术心性,对中国画传承与创造,中国画的精神与语言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前瞻与立足并对当代中国画各领域悉以“取善事以喻劝”的直言心诉,为传统文化的维护、发掘、传承、弘扬作出了“天地有大美”的立本之举和艰辛的探索。
郎先生在《笔墨论稿》中开篇谈到“对笔墨的基本理解”:“ 笔墨乃由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性能所规定,在长时间的技巧训练中形成的造型、写意、表趣方式和手段,是唯水墨画才有的‘话语’。毛笔、水墨依照一定程式在纸、绢、壁上作画时产生的点、线、面、团、叠加、渗透、摩擦、转折,行笔疾徐、轻重、粗细,用墨运水多少所产生的光涩、枯润、曲直、方圆、厚薄、齐乱种种效果,这些效果引出的刚柔、遒媚、老嫩、苍秀、生熟、巧拙、雅俗种种感受,画家内在世界、外在操作与这些效果、感受的诸种关联,以及人们在创作、欣赏过程中形成的对它们的感知方式与习惯,都凝结在笔墨话语之中。”郎先生在笔墨最基础原理中将笔墨融入传统与时代文化品格之观照,对中国画立格、中国画审美、中国画精神从笔墨与中国画各层面基本元素进行了持久深入“触物即真”的辨识、归纳与整合,思考着笔墨与传统、笔墨与时代、笔墨与人生、笔墨与精神、笔墨与语言、笔墨与教学等关乎当代审美种种课题,以海纳百川之胸襟、坚韧的求索精神铸成了郎先生中国画理论体系和当代中国画笔墨体系的学术高度,为当代中国画理论建设与中国画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郎先生对中国画教育研究,提出了“理论、品鉴、画法”至师徒相授的教学理念,强调临摹的当代意义,必修中国画论与笔墨实践的重要性,对当代中国画教学反省与建构,提出了十分具体并且有实质推动性的教学构想与课程建制系统,对中国画教学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很大影响。
郎先生当代美术评论具有深远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先生著述齐白石、李可染、林风眠、卢沉、周思聪等许多大艺术家,从历史与时代的整体上评述了一代大师人格立足,传统学养承续,精神与语言合一的完美人格和学术品格,这些富有生命感知,由生活情景逐步走向崇高境界的精微文字背后感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更加向往、怀念一代大艺术家的素朴为人、为学的高尚情操。
郎先生与当代许多著名理论家一起,扶持青年一代画家。我本人已步入中年,二十多年来,我也是最大受益者。这里有在93年批评家提名展,郎先生与水天中先生、刘骁纯先生、贾方舟先生对我们年青一代的厚爱,有在许多活动中邵大箴先生、刘曦林先生、薛永年先生对我们青年一代的鼓励、帮助,还有新文人画展陈绶祥先生和中年一代理论家范迪安先生、殷双喜先生、尹吉男先生等,使我们在中国画探索中一直得到了先生们和老师们的关注与指导。郎先生常指导我在教学、临摹课中多下功夫,多读画论、画史,多体会古人绘画的人文体验,指导我在创作中要立足时代来研究笔墨的特性与本体,关注现实生活,笔墨与生活如何更具有传承性与创造性等等,使我在中国画教学、创作探索中能更直接感受中国画笔墨实践是在学与问、知与行层面上下功夫,虽然自己做的不够,但是郎先生长年对我的鼓励与批评,使我深得体悟。
郎先生是一位真挚、纯清、高尚的人文学者,先生又是当代中国画理论集大成者,在郎先生展出的作品中,笔墨如岁月时光,映印着一代知识分子的忧患之美,心性之美,这里贮存着郎先生无声境界之大美。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