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或成经济新热点
2010-11-24 08:11:33 未知
近日,一个清乾隆年间制造的粉彩镂空瓷瓶在伦敦被一名中国收藏家以5160万英镑(约合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走,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同时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民间收藏界巨大的购买力和对艺术收藏的热情。那么,民间收藏是否已经成为一种经济新势力?中国民间收藏文化创新论坛日前在浙江横店拉开帷幕,数百名来自海内外的收藏爱好者、文物保护工作者聚集一堂。在论坛上,专家称,伴随着近年来中国艺术品收藏热潮的兴起,中国民间收藏的力量日益崛起,民间收藏已进入大改革、大创新、大发展的时代,收藏经济蓄势待发。事实上,在国外,私人博物馆多由企业赞助或者基金投资,他们每年会将2%的藏品淘汰出售。但是中国的民间收藏往往具有只进不出的特性,导致了收藏成为一场坐吃山空的赌博。
「人们的惯常思维往往重政府收藏,轻民间收藏。事实上,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希清说,从历史上看,民间收藏对文物的保护和贡献甚至远远大於政府的收藏。以《富春山居图》为例,从1350年黄公望完成画作至今的660年间,前半部分《无用师卷》前400年都是在民间辗转收藏,到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才被清朝的「内府」收购。而后半卷《剩山图》直至上个世纪50年代才由政府收藏。同样在中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清明上河图》前710年都被民间收藏,只有后面的190年才由政府收藏。专家表示,近年来,伴随着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民间收藏蓬勃兴起,正确看待民间收藏的价值,并将其与官方的收藏有机结合,并实现优势互补,对促进中国文物和艺术品收藏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据中国《收藏》杂志统计,中国现有各类收藏协会、收藏品市场逾万家,各类专题和系列的收藏500多项,3000多万收藏者热衷此道。收藏品市场交易额庞大,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场交易额一年就有15亿元人民币,地下交易更是无法统计;全国每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大约为18亿元人民币。更有资料显示:自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年回报率为26%,文物、古玩每年升值率为20%,超过风险系数较高的股票和房地产。盛世之下,迅猛发展的「收藏经济」在民间已经从不起眼的角落成长为一棵参天的摇钱「大树」。如此高的投资回报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而且逐渐吸引了金融资本的介入。国内许多银行为贵宾客户提供艺术品收藏投资谘询服务,引导新的投资方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专家普遍看好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他们认为随着中国民间收藏文化的逐步升温,预计「收藏经济」在未来将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产值不可估量。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