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溥仪的奢华生活 长春皇宫全景图
2010-12-06 13:33:08 未知
伪满洲国皇宫占地13万多平米,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的宫殿,也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第三次“登基”时的宫殿,应说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宫殿。从1932年到1945年,溥仪在这里生活了十四年。今天人们习惯叫它“伪皇宫”。
皇上的办公大楼
大臣们上班的地方
大堂
溥仪卧室的龙床
皇上的办公室
御用双人合欢床
皇后睡觉的地方
接受朝拜的地方
伪满洲国皇宫:溥仪最后的奢侈!
宫内府入口
宫内府内景
宫内府内景:宫内府四和院建于20年代初期,原为吉黑榷运局局长魏宗莲的公馆,1932年3月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改做执政府办公处,1934年3年溥仪称帝,改执政府为宫内府,作为溥仪直属主要的辅弼机构之一,其大臣、次长及所辖部分机构处即在此办公。
西御花园入口
皇宫的全景平面图
兴运楼,是皇宫内廷入口
西御花园内景一角
西御花园内景一角
缉熙楼——亦称寝宫
缉熙楼:亦称寝宫,建于20年代初,是皇宫主体建筑之一,原为吉林榷运局办公楼,1932年3月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改作寝宫,并取《诗经》中“于缉熙敬止”之意命名,寓意要时刻不忘恢复大清祖业,溥仪及其后妃婉容、谭玉龄均住于此。
缉熙楼内景
溥仪书斋,位于缉熙楼内
勤民楼 其门称承光门
勤民楼,其门称承光门:建于20年代初,是皇宫主体建筑之一,民国时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1932年3月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根据“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祖训,以勤民二字命名此楼,以示恢复大清王朝的宏愿,并将此作为处理政务、举行电力、接待来宾、赐宴、从事祭祀活动的场所。
《日满议定书》签字桌,位于勤民楼内
勤民殿内景
(责任编辑:张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