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回忆·身体”以实验剧场与纪录片交互形式引起围观

2010-12-11 11:59:13 雅昌艺术网广东站综合

OCAT当代舞蹈剧场演出季2010昨晚在深圳开幕

开幕即兴表演

  昨晚,一场即兴当代舞表演在深圳在OCT当代艺术中心拉开了“回忆·身体——OCAT当代舞蹈剧场演出季2010”序幕。这是一场融合了表演、视觉、装置、声音等多种媒介的当代表演艺术活动,也是一场运用了多种当代艺术元素的“身体展览”,试图为个人记忆与特定时期的集体生活经验找回一个特别的语境。这是继2008年与2009年连续两届“交叉———OCA T当代舞蹈剧场演出季”之后,主题更为明确的一季演出,它的主题是“回忆·身体”。

  相比于第一届演出季来说,上演的剧场作品从3部增加至6部,时间从4天增至9天,艺术形式从单一的舞蹈剧场变成剧场与纪录片单元相互呼应,落地活动更是从浅显的表演工作坊体验走进更深层次的体验加现场表演……这些似乎都在证明一件事:当代舞蹈剧场正愈发成熟。当然,这是相比于零的突破,是在初级基础上的晋升,我们更愿意把它看成是新锐艺术在尝试与探索之中的小胜利。

  对于曾经观看过OCAT当代舞蹈剧场的观众来说,那种有别于传统舞蹈的新鲜、怪异,甚至荒诞,那种扭曲的身体、别扭的声响、反抒情式的审美,一定是难以忘怀的。每到12月,它就如约而至,用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尝试着走进深圳人的生活。它用舞蹈语言演绎日常叙事,用肢体交错解答对历史、对生活的叩问,用憋屈甚至拧巴的舞台冲突展现人与社会的困境。总之,就是这种令人不舒服的舞蹈(或许有些人根本不认可这是舞蹈)让我们看到了剧场可能存在的多元化发生与更丰富、更广阔的内涵。

  今年的当代舞蹈剧场依旧延续这种气质,但同时也在悄然地做些许改变。名称的改变是最浅显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原本起到释疑作用的“交叉”被一个更为具体的主题所替代———“回忆·身体”。“交叉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实不管是多媒体与舞蹈的艺术交叉、生活与剧场的空间交叉、观众与演员的交叉,归根到底都要有一个具体的话题,交叉是手段,在这过程中以及之后的结果才是我们所关注的,今年这个关注点就是回忆·身体。”演出季策展人吴文光说。

开幕演出《朗诵》

  作为开幕演出的《朗诵》是来自北京的纸老虎戏剧工作室,这个作品是该工作室的新作品,在OCAT的演出是其演出的第三场,探讨着朗读与动作这种有趣的关系,更注重于舞蹈的实验性,试图用舞蹈解析混搭的概念,并给人以一种全新的感受。演出结束后编导和演员展开了互动与交流,让观众与演员走得更近,在往后的演出中还将鼓励观众走上舞台,使此次的演出季更亲民,成为真正“开放型的剧场”。

  ■作品推荐

  《治疗》讲述对疾病的恐惧

  这是一部讲述对疾病害怕、恐惧,并寻找解决方法的作品。金鑫的装置艺术作品《鞋》在这里成了舞台上无数只会走的鞋,躲避与被迫应对疾病的挑战成为这部作品的故事情绪。各个人会怎么完成自己的故事,如何自我治疗,以及数十名参与其中的深圳市民将如何发挥自己的舞台情绪,将是这部作品的亮点。当然,坐在台下的你也可叩问下自己,倘若自己置身其中将会如何表现。

  《两面体》用肢体冲突展现思想困境

  这是由广州创作人何其沃带来的作品。身体是他思考的对象。现代审美与社会集体诠释下的身体概念,在他的思考中就是一副毫无质感的异物躯干。在教育制度之下,身心脱轨、手足不调,用肢体的冲突展现当代人的思想困境。该剧很好地体现了当代艺术的批判功能与精神指向。

  《记忆2:饥饿》演出长达8小时

  这是生活舞蹈工作室“记忆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这个作品的创作是从一个“民间记忆影像计划”工作过程中产生。18名演员将在现场连续演出8个小时,他们在或自我追寻回忆、或相互提问,演员大部分都是80后的年轻人,最小是1991年生人。他们会将自己在影像计划中寻找到的“历史回忆”以及寻找历史过程中的经验和思考一起呈现在舞台上。对观众的考验就是,长达8小时的演出,你会舍得中途离场吗?

(责任编辑:潘慧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