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给破损文物施“魔法”
2010-12-23 15:31:03 黎萌
修复后的李倕公主冠饰,由480余件金、银、铜、铁、珍珠、绿松石等不同材质的构件组成。
摄影/黎萌
我国文物收藏保管单位的超半数馆藏文物存在中度以上腐蚀损害,急需修复
12月15日下午5点,北京的邱先生带着些意犹未尽之感,走出了首都博物馆一层的B展厅。“这个展览的内容挺丰富的,让我知道了不少从前不知道的故事,也长了些文物的知识。可惜我今天预留的时间不够,我想回头找时间再来看看。”
此前一天的12月14日,为期一个月的“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展。在中国,科学技术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应用到考古与文博领域, “十一五”期间,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上的巨大支持和投入,使得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公主冠饰最为夺目
步入展厅,首先与观众面对面的是一件唐代公主冠饰,其华丽耀眼的程度引得每一位参观者驻足。据主办方介绍,冠饰的主人是唐高祖第五代重孙女李倕。而冠饰所用的材料有绿松石、琥珀、珍珠、红宝石、玻璃、贝壳、玛瑙、金银铜铁等,在众多金饰件下还有翡翠鸟鲜艳的蓝色羽毛,几乎用尽了唐代可能用到的所有装饰材料,色彩绚烂,极尽奢华。它的制作工艺包括铸造、捶打、金珠、掐丝、镶嵌等,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和加工工艺水平。
2001年,陕西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现了一处大型墓葬群,共清理出墓葬182座,其中唐代墓葬140座,占了绝大多数。李倕墓就是其中之一。十分庆幸的是,墓葬保存完整,没有被人为破坏过,但墓葬保存状况很差。由于墓葬历史上曾遭水淹,墓中原有遗物发生了漂移,墓室中的壁画也已几乎看不出样子,仅部分区块残存了一些颜色。
墓志铭显示,墓主李倕,字淑娴,李渊第五代后人,病卒于开元24年(公元736年),时年25岁。墓葬中的陪葬物有瓷器、陶器、镀金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纺织品和少量的铁器及铅器。棺材已朽,尸骨尚存,主人手上还分别握着一件玉蚕和玉猪。
最令人兴奋的是发现了一件完整的头冠,与墓主头骨紧紧依偎。完整的唐代贵族女子头冠此前很少见,这个发现对唐代的历史、文化、风俗、审美研究都极有价值。由于现场清理和保护难度较大,考古人员采取了石膏固定、整体提取的办法,将墓主人的头骨连同头冠、身体和佩饰提取回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
1991年成立的这座现代化的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合作的结晶。这也是20世纪中国第一座与外国合作建成的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参与李倕墓文物修复的共有中德两国十余位专家。具体负责头冠修复的是德国女专家安娜格雷特·格里克。
格里克毕业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文物修复学校,这是一家享誉欧美的专业文物保护修复机构。公主头冠的修复始于2003年。
如何把公主头冠上散落下来的几百个饰件拼接在一起,恢复成1200年前的样子,是格里克等中德两国专家的任务。在鲜有文献记载和无参照物的前提下,他们先对石膏包用X光进行分析,以了解包内文物材质的属性及分布状况等原始痕迹,然后借助于显微镜对文物表面进行细微的观察。
在地下的漫长岁月里,由于水的浸泡等多种原因,头冠上数不清的小部件已经脱离原始位置,有的小饰件甚至已风化得无影无踪,这让获取原始痕迹变得更加困难。此外,头冠的主要结构是黄金,每个装饰物之间应相互关联,它们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它们和底座又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经过艰苦的努力,2005年头冠的清理、修复与复原工作终于完成。复原后的头冠精美华丽异常,受到业界同行的瞩目和赞誉。
秦始皇陵7号陪葬坑出土的青铜天鹅
衰老文物重焕美丽容颜
根据国家此前开展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结果,可移动文物,特别是出土文物,普遍存在材质脆弱、老化甚至严重腐蚀的现象,加之许多考古发现的文物,在出土后由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更是加剧了其腐蚀速度。据展方的一项统计,国有文物收藏保管单位的一半多馆藏文物存在中度以上的腐蚀损害;其中重度以上腐蚀馆藏文物占16.5%。文物保护渴望有新的科技手段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与此同时,在以往考古过程中,出土文物都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整理修复,但是当文物出土的瞬间,如果没有获得及时保护处理,将对后续保护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科技部研制出了目前中国首辆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这个“移动实验室”一方面可以方便科技人员及时对出土的文物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处理;另一方面对抢救和保护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在展览中,这种移动实验室吸引了不少观展者的目光。移动实验室实际上由一辆大型汽车改装,车内显微镜、小冰箱、各种化学物品应有尽有,并配备了智能控制、传感器、现场视频、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等一系列在考古发掘现场进行调查、探测和保护所需的仪器装备,同时具备信息采集、智能探测、现场快速分析和应急保护等多种功能。
不同于以往讲述文物的精美和悠久,此次展览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文化遗产的科技保护,重点是保护中的具体应用。例如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潜水技术和生化技术等应用到文物遗址保护领域后,极大提高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效率,开辟性地把考古学拓展到前所未及的领域,魔术般让衰老文物重焕美丽容颜,并给陶瓷器和青铜器修复等传统工艺注入了新鲜的科技血液。
“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科技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合作为纽带,以重大科技计划和项目为载体,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相关链接:文保科技展看点多
彩绘跪射俑和彩绘俑头
秦俑在制作完成之时,均为通体彩绘。彩绘的施色方法是先在陶俑、陶马身上平涂一层生漆作底,然后再绘彩。这种工艺可能始于秦,盛于汉,汉代以后比较少见。
俑头的面部涂施双层或厚层颜料层,多为朱砂和骨白颜料混合而成的粉红色调,模拟人类粉红的皮肤;眼睛中的眼白、棕红色瞳孔和褐色瞳仁均用颜料表现出来;发髻在塑造时就用箅子或其他工具以象形,后用生漆涂刷以象色;有时还有红色的发带,十分醒目。
秦俑出土后由于温湿度的变化,导致有机层因失水发生收缩,引起龟裂、起翘、卷曲,造成大片彩绘出现病变。现通常采用抗皱缩剂和加固剂联合处理的保护方法:先用抗皱剂置换生漆层中的水分,并留在生漆层中,达到抗皱缩的目的;然后使用加固剂加固。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今后出土的彩绘兵马俑也许能用上这种新技术带来的惊喜。
西汉荒帷
湖北省荆州市谢家桥一号墓出土的丝质棺罩,又称荒帷。其四周由对兽对鸟几何纹锦作缘,中间主要部分由绢地乘云绣制成,锦绣合一,奢华无比。如此高等级和保存完好的汉代荒帷还是第一次出土,其保护和修复工作难度很大。考古人员先用生物方法对其进行加固,再用针线法修复,体现了现代高科技与传统修复工艺的完美结合。
漆木马
四川省绵阳市永兴双包山汉墓出土。针对南方馆藏出土竹木漆器大多饱水的病害特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人员采用竹木漆器脱水加固的新技术,完成了对四川绵阳出土汉代漆木器的脱水加固保护。这一项目成功脱水保护了饱水木器250余件、饱水漆器残件200余件和大型漆木马74件。
敦煌壁画原大高仿真复制品
莫高窟第3窟是元代晚期最重要的代表洞窟,也是敦煌现存的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其千手千眼观音人物造型准确,肢体结构严谨,线描的运用炉火纯青,标志着元代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成为莫高窟晚期石窟艺术的绝响。展览中的数字摄影由200余张照片拼接合成,采用宣纸原尺寸复制,实现了壁画数字化的色彩高度仿真。
(责任编辑:潘惠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