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直面国画的处境——
2011-01-04 08:39:17 李婷
要眼球效应还是坚守传统
“前一段时间有报道说,观众到美术馆去看画展,黄宾虹、吴冠中的展览看不懂,要求有人导读。我想请问大家,电影《阿凡达》看得懂吗?没有人提这个问题!今天,当人们的视觉越来越满足于奇观和刺激,中国画如何生存和发展?”这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抛出的犀利观点,也是摆在中国画界面前迫切需要解答的一道难题。
2011年的第一天,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在浙江省美术馆开幕,数百位艺术家汇聚杭州,直击了中国画创作所面临的痛楚:要眼球效应还是坚守传统?
极度追求眼球效应,写意精神失落
曾有人说中国画已经穷途末路,这论调虽然悲观,但此次双年展上记者发现,中国画的发展的确面临某些问题。中国美术家协会权威人士在双年展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在极度追求眼球效应的创作风潮中,被看作“中国画骨髓”的“写意精神”正在失落。
中国画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古老而独立的绘画体系。它的独特性不仅仅体现在使用毛笔、宣纸这些民族色彩浓厚的工具,还在于它独有的写意精神内涵。千百年来,中国画讲究写其意不写其形。比如竹子,在现实生活中是绿色的,呈现在宣纸上却是黑色的,这是以科学观为先导的西方绘画所不能理解的,但恰恰是中国画的意象美所在。
然而,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这种意境美正在迅速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画家们越来越追逐光影、色彩和画面的细致。大家不遗余力地仔细刻画,甚至描摹照片。“你细,我比你更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绘画能力。尤其是工笔画,干脆当油画来表现,画中人物的头发根根分明,就连脸上的汗毛孔、青春痘印迹和血管都清晰可见。并不是说中国画不可以吸收融汇外来艺术。不可否认,西方绘画的许多技法,解决了中国画在造型和色彩上的不足。比如近代海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任伯年,他善于学习西洋水彩、素描的技法。他的画作,笔触精细,但又不失中国画的韵味,将工笔与写意完美结合。而我们很多艺术家的作品,精致的描摹下乍看是很吸引眼球,但离中国画所应有的写意精神太远。难怪有专家大声疾呼:是时候唤起当代中国画画家的危机感了!
结缘双年展,中国画发出自己的声音
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发出了属于中国画自己的声音。本次展览将主题定为“意之大者”主题,期望通过不同年龄层次艺术家的不同风格作品的同台展示,引发人们对中国画在现代化语境中如何继承与创新的思考,同时唤起画家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览引入了双年展这一国际通行的现代美术交流模式,参展画家是通过画家个人推荐、艺委会集体评选的方式产生的,最终共有29位中国画画家的330余件作品获得参展资格。
在这些画家中,既有陈佩秋、朱颖人、曾宓、孔仲起、潘公凯等诸多名家,也有“60后”、“70后”的中生代画家。他们中,年龄最长的是上海女画家陈佩秋,生于1923年,而最年轻的则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女博士生罗颖,生于1973年,她们的年龄相差了半个世纪。
参展作品则包括了花鸟、山水、人物等多个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也有一些先锋色彩颇浓的探索作品,比如画家谷文达就展出了一套十二生肖生墨字,而字幅中嵌有液晶屏,播放生肖动漫。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还提醒大家关注画展的展陈方式,即每位入选者都有30米展线和一篇2000字的学术自述。王赞说,以往的大型美术展览,往往只给每位画家两米宽的展线,如此狭窄的空间内,想要吸引眼球,画家只能往细里画。“30米的展线,给予画家表达内心世界的足够宽度,画家拿出多幅自己满意的作品,展示他们的真实水平。”
不过,王赞也指出,本届双年展缺少对当代生活、当代人深刻描绘与表现的作品,这主要是因为画家洞察力与独立思想的贫乏。此外,展览中还是有一些大尺幅的作品,“我们主题‘意之大者’中的大是指大写意,而不是大尺幅。希望以后的作品能文雅一些,不要那么张扬。”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