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依科·米奥雷:我更在意观者和展览由于设计催生的对话方式

2011-01-09 09:40:59 张凡

  导语:“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中心”于2010年12月31日隆重开馆,新艺术中心也将是明年国庆期间举办的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场之一。作为对自己主场的贺礼,北京国际设计周集合了国内外设计、艺术领域的资源,推出“合·盒新媒体装置艺术展”。展览借助装置、影像、演出等当代艺术表现形式,将寓言、戏剧、神话、仪式和象征等阐释文明的符码进行了精心的处理和拼搭,呈现出具有高跨界性、高观念性和高观赏性的“三高”艺术盛宴。

  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中心开馆展“合·盒新媒体装置艺术展”

  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只关注两样:一个是三千年;一个是三十年。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在世界极大地范围里取得了很大的影响。新媒体装置艺术展“合·盒”试图把三千年和三十年在一个瞬间来把它沟通一下,看看他能不能勾连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为空间和视觉设计大师,依科·米奥雷本次展览空间设计的灵感?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运用到极具现代感的展览设计中?二者的契合点在哪里? 依科·米奥雷与著名当代艺术评论家朱青生在展览现场对话:

依科·米奥雷在展览活动现场

  依科米奥雷:参与这次活动我感到很荣幸。在这里的作品不同于我以前所想像的装置,对我来说装置是跟环境有关的,其实我说的装置不只是设计装置,固体形状,更是和很多人的交流,和很多人的合作。对于这次跨界的方式我是非常感兴趣的。我觉得从这个里面吸取一些东西,找到独特的地方,这是一个很神秘的。我希望与这个空间对话,希望可以有机会向表演着和观众有一个对话,我觉得这个地方是什么样,这里发生了什么,这次设计的空间,关于这个空中和中国文化,还有这个活动的缘起。大家应该知道这个空间,这个状况是大家不了解,在这个方面跟现场看到的是一样的。

  朱青生:外国人到中国来做的的交流和过程,有很多做得特别有意思,我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空间里肯定是有着双重的压力,一个是从艺术形态的角度,一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这样是不允许为所欲为,就是说西方来的人,他要从里面学到的东西,是学的适应还是学到的挑战,还是学到的什么。中国戏剧呈现过程跟意大利戏剧过程之间的差异,他介绍了这样一个情况,因为刚才说不是在什么地方,就是一个过程,其实是做到精致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间逐步被出来的一些改变。

  依科米奥雷:这个品环境的意境、装置和装饰非常好的。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把它形态看成是一种环境,把一些东西放在里边,是故事的一个载体,我的创作是为这个展览讲故事的。所以我想在这个展览能够在我设计的空间环境中得以呈现,这个过程其中会有很多问题发生,像观者怎么样去进行对话或之类的。

朱青生在展览活动现场

  朱青生:这个中间跟西方的现实是不是根据具体再说一下这个事情。

  依科米奥雷: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做建筑也是这样的,建筑是用来保护人的。这是很好的一个事情,现在我把这个问题转移到这里来了,也就是说他所设计的整个的“方”与“空”是有一些关系的,要么就是设计和空间得到了体现。

  作为本次展览的空间装置设计师,意大利设计师依科·米奥雷在视觉和空间设计领域享有国际声誉,他擅长巧妙使用充满活力的走廊和灯光,树立全新的空间概念。“合·盒”展览由几个盒子空间与艺术装置组成,依科的设计充分发挥了空间纵横维度,形式大胆前卫。展场中央一件造型夸张的装置作品,好像从一本打开的书中四散出无数的飞页,向空间不同方向飞舞而去,其上有中国元素图案与影像。设计师称其为故事与文本的物质再现——代表了中国数百年的戏曲传统。地面上的几个装置盒内分别布置了一个普通后台,几套造型展示的传统戏服,若干纸伞悬挂构成的夸张装置,以及一扇在前后灯光勾勒中产生更多空间可能的纸屏风。盒子向观众开敞的一面同时上演着经过剪辑、拼贴的影像片段,重温经典时刻。观众在实物与影像的空间中移步,进入传统与现代、台前与幕后、故事与生活的多维世界。

展览现场

  在装置定义的空间内,戏曲演员与现代舞舞者从安静内敛的上妆、练功开始,渐渐把观众带入演绎世界。表演成了独立的维度,其叙事若即若离地暗示着《白蛇传》的古老故事,是线索之一。另外,舞台与现实之间的转换及其带给人的些许怀疑与思索,是线索之二。演员在不同的装置盒子间游走,在转换背景的同时亦瞬间转换身份,在用叙事线索串联起整个空间的同时,亦造成空间和时间流动的错觉。观众也因自己置身展览之中,观展的视角和身份发生错位而体验到奇妙的感受。两位现代舞女舞者在屏风一前一后对舞,已然入戏,让人玩味谁是白素贞,谁是青儿?戏曲男演员进入一个满是油伞的装置盒,恍恍惚惚,还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要演许仙,或是自己就是许仙,这,应由谁来决定?男演员与女舞者用各自的表演语言“对话”,人间爱恨情仇尽在不言中……

展览现场

  此次跨界装置展也是跨文化灵感火花碰撞的结果。在工作过程中,意方设计师对中国戏曲文化、视觉文化有了初步认识。空间装置设计师依科表示,中国和意大利两个文明两种文化源远流长,对艺术的热爱是共有的传统,这也是设计这个装置的初衷——在展览空间中用场景和画面带领观众重温经典,在这个“情感的风景线”(emotional landscape)中用新的眼光审视文化传统。设计师希望中国观众看到它能够“感到兴奋”。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张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