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音乐厅3D声光电鬼斧神工 老建筑华丽变形
2011-01-10 09:49:15 未知
2010年12月31日夜晚,上海音乐厅上演了中国第一场非商业3D建筑声光秀“照亮奇迹”,现场近千名嘉宾与观众在古典音乐与现代科技的互动艺术中辞旧迎新,共同见证81岁的上海音乐厅正式踏上古典音乐的变革、探索之旅。
音乐厅正门
什么是3D建筑声光秀?简单来说,就是将一段精心制作的3D影像,投影到建筑的外立面上,影像中不同的造型、颜色、亮度,会给人造成视觉上的一系列错觉,仿佛是建筑改变了形状。
音乐嘉年华
舞动的精灵
这次上海音乐厅的声光秀,在最富代表性的音乐厅古典廊柱外立面上进行。这块16米×17米的外墙,就是声光大秀的“画布”。声光秀的技术支持,由世博会中国馆《清明上河图》的缔造者水晶石数字科技公司完成。公司技术总监叶峰解释说,要完成这一视觉奇迹,最基本的要求是“准”。“影像的内容,完全是根据外立面上的细节来拍摄的,比如墙上有窗棱、立柱、浮雕,投影必须根据它们的空间位置来做,否则对不准的话就穿帮了。”由于音乐厅几年前做过整体平移,因此建筑的图纸和实际数据有些差异。为此,必须先校准这些差异,在计算机中构建一个虚拟的“音乐厅”,才能在此基础上“作画”。整个声光秀长度4分钟。第一部分主要是灯光秀,即在音乐厅原有的外墙上,打上不同的灯光,勾勒出绚烂轮廓。随后,神奇的灯光还能形成改变建筑结构的效果。“比如本来是普普通通一堵墙,现在灯光却能在上面‘雕’出一个华丽的金色大厅。”
金色大厅
梦幻城堡
声光秀结束后,来自维也纳的约翰·施特劳斯乐队献上经典的跨年音乐会,多瑙河畔的华尔兹与波尔卡响起在2011年的上海天空。
“上海音乐厅的定位是古典音乐的殿堂,但古典并不等于阳春白雪。古典音乐完全可以借助3D等高科技表现形式,吸引更多的当代爱乐者走进它,进而接受它、热爱它。古典音乐步入低谷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难题,上海音乐厅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突破。”上海音乐厅总经理张鸣说。
(责任编辑:张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