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群言堂下的一点感想

2011-01-10 22:36:16 李元颿

——关于曹操高陵的争论

  起了这个题目,是因为单位里的同志好心,给我下载打印了一寸厚的网上争论曹操高陵的事情,让我学习学习。看了之后,心里头很翻腾,一时倒让我想起了****同志的著名言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说实在的,看了这些帖子,我真的很敬佩那些发表自己见解的同志,他们分成挺曹派、倒曹派,针锋相对,哪怕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思想火花,也要在网上闪光。这使我想起袁仲一先生和陈景元先生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讨论,尽管我不喜欢枪来棒往,但是看了他们的争论,对自己来说,真的很开窍、有启发呢!而曹操高陵的争论,我也有一点感想,我们的专家在和大众沟通的时候,可能过于省略了,自己吃到肚里的东西尽管自己明白,可不见得别人也明白,这就有问题了。到后来,别人再一句句的问你吃了什么,你非得呕出来,或者搜肠枯肚的翻腾,那就大是尴尬了!所以,就业内来说,可以“一言堂”,当年在刘九庵先生身边看他鉴定书画,我就不敢置一词,还没到他那个水平嘛。启老更是如此了,他在那儿引古说今,脑子都跟不上呢,还谈什么“群言堂”,能拿脑子记着就不错了,安敢言“群”?我说这些并非说他们不民主,是我们的知识和他们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们如果敢说、让说,也属于七嘴八舌,而人家就是一言九鼎了。甭我们晚辈,当年张珩先生就说过,启功就是行嘛。当然,人无完人,启老不可能无错,我是说那个意思。就社会而言,则非得群言堂不可。要一件事一件事交代清楚,不能省略。否则“藐视”群众的后果,不光是“幼稚可笑”的,可怕的是我们“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你说,不严重吗?

  自打曹操高陵的事情见诸报端、电视台、报纸、网络,争论得十分热闹,到今天还没有歇了的意思,似乎是非要见个真章儿不可。围绕着曹操高陵的事情层层展开,十年前的“鲁潜墓志”也被扯了进来,因为它十余年前的面世,在今天看来,太有“智慧”了,所以,被作了曹操高陵的“引路牌”。

曹操高陵高空拍照(西向东)

  《老子》第十八章中有这么几句:“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我们今天,较诸几十年前,人真是变得“聪明”了。不论干什么事情,自己不害别人,却要防着别人害你,诸如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假冒伪劣,都有可能随时上当受骗,经得多了,看得熟了,仿佛处处都有陷坑,哪儿都栓个套儿等你,所以嚷嚷得越凶的“卖场”,总难免被人质疑,反正质疑又不犯诽谤他人罪。因此,我们被历练之后,避害、防骗的智慧也就蹭蹭地长了起来。这个“鲁潜墓志”不知道是不是嚷嚷得太凶了,太有“智慧”了,以致招来那么多人的质疑,十余年前好像一出来,没什么人儿理睬,真是天可怜见的“鲁潜墓志”。不过,据闻“鲁潜墓志”是由村民手拓之后留了拓本再将石头献给国家的。那么,我想问在网上看到的两张拓片,一张清晰的一张模糊的,究竟哪张是村民手拓的?抑或都不是。这位村民还是有些文物保护意识的,至少知道要献给国家,可让人不解的是,他难道不知拓碑会损毁“墓志”吗?而那被称之“人为地做旧”模糊的那张,实在也不是什么做旧,只是没拓好而已。博物馆中的专业人员对此都不需解释,所以也用不着大惊小怪,好像要弥补什么似的。

  既然大家都叫“鲁潜墓志”,我们也不妨随着将它说成墓志。

  以我们陋见,墓志和树立在坟前的墓碑、纪念碑类的可要两说着。以前清明踏青扫墓,除了拜奠先人之外,总有点“游”的目的。其中之一便是看看别家墓碑或者某寺庙纪念碑上的书法,墓碑的正面往往是某某人之墓的字样,后面的碑文却是洋洋大观,既是一生的简历、评价,也可以当做书法来学习,纪念碑亦复如是。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既然要树,碑文就要请名家来写,否则写得不尴不尬,不要说对逝者、纪念的物或事不敬外,自己脸也没处放。所以,碑上的书法是要讲艺术性的,不仅要接受百代千秋人们挑剔目光的审视,还要在自然中受尽风霜雨雪的侵蚀,这就区别于墓志。墓志是一次过的艺术,可以遮风避雨地埋入墓主的墓中,从此也就在道理上难见天日了,自身的损伤也小。北朝的一些墓志出土,大大好过墓碑,只是书法多不甚高,这倒不是说墓志就可以乱来,元氏墓志就写得非常好,但大多无书写人姓名,它和前者的区别是实用性。况且,墓志一经埋到地下,便是盖棺论定了。况且,在我们中国,生死是同样得到尊重的,墓志,就仿佛是死者通向另一世界的“履历”、“介绍信”,言简意赅,文字清楚,书写规范,“人家”拿到手里,最直截了当的是要看得明白,否则因为“艺术化”在被打回来,就得不偿失了。我们可以想象,或许当时在墓前也曾“照本宣科”一番,墓主家属事先认可之后也就了了,不可能像墓碑一样,能反复的看。如果不理解这个,那岂不是白天埋了,晚上就得防着盗嘛,那还成什么话!所以,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听说过,学习墓志书法的偏偏要将人家坟刨了,取出墓志来学习的例子,可能钟繇、宋翼是个例外,而墓志的出土,应该是出于某种“原因”,我们才得以学习到墓志书法。

  好,我们就从这儿开始,讨论网上见到的一个话题:“刘庆柱、赵超用‘魏’字断代曹操墓不靠谱”。

  以下先引用刘庆柱的话:“我们现在所用的简化字并不是在现代才出现,汉代文献中已有很多字与现代相同。而‘魏武王’中的‘魏’字,石牌上写为‘委山鬼’的结构,这种是东汉晚期到三国时代流行的写法。写书法的,做中文的不一定会懂得考古中的古文字,不能因为以前没见过、不知道,就说是在‘造假’。”

鲁潜墓志

  再引用赵超的话:“曹操墓中出土的石牌等文字写法是隶书,而与汉代木简上出土的隶书比较,会发现西高穴大墓里出现的文字的写法与其是基本相似的……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北朝时期的书写材料里‘魏’字就把‘山’字移到‘鬼’字上面去了。再晚一点,这个‘山’字就完全消失了,就是说通过这个字的写法,起码我们能够把它判定在东汉时期。”

  反方的观点不同意刘、赵说,原因是这个“委山鬼”的写法,到清末都有人写,因此不能以此字来判定时代。

  要我说,反方还说得不够,甭说别人,就我来说,今天我还这么写呢!但是我也想申辩一句的是:文字的演变确实要考虑时代的。如果你出于艺术的表现,大可今天还弄“委、山鬼”照写不误。如果你是出于实用,今天我们谁还见过“菜”字的“草”头下面加一个“才”字的写法?谁还见过展览的“展”字是“尸”下面加上“一”的字样?要言之,墓志书法不是要表演书法,而是类似公文似的要说清楚事儿,说事第一艺术表现其次,因为写整齐了,也就了账了,同时因为它再难见天日了,书家没必要那么“刻意”,不客气地说那就是文书体,犯不着孔乙己,回字有几种写法,就一种,当时通行的,写便写下了。

  所以说这“魏”字可用作断代的证据之一,但不可以就一字而定论。

  接着第二个话题,这是一个有意思的争论,那就是挺、倒曹两派的焦点字——“武”。

  我们也来引用网上说。

  “刘范天老先生说:‘清朝康熙年间,长洲人顾霭吉用了三十年的时间编了一本《隶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北京中国书店出版,书名《隶书字典》,此书1982年3月出第一版,到1995年6月已经第五次印刷。在该书上册第三卷368、369页上,载有隶书‘武’字写法的十种样式,其中有两种是把‘止’部写为‘山’的。一个‘武’字在《景北海碑》阴,碑文为‘暹字武平’。一个在大家非常熟知的《曹全碑》中,碑文为‘武王秉乾之威’。如果说《曹全碑》中‘山’字还不标准,《景北海碑》中的‘山’字非常明显。这不是多么高深的书法文字知识,很多初学隶书的人都知道。”

  我们再引郝本性先生说:“在东汉晚期至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碑别字特别多。据《碑别字新编》记载:‘每个字头下有多达几十种甚至百余种不同的结构的字形,而其中通常习见的异体字或俗字不过数种。’这主要是因为书写人用笔不同等原因造成的。”

  说到“武”字,《说文解字》上解释:“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既然曹魏之前的古人已经讲出了“止戈为武”的话,那么就没有理由还在是“山”是“止”上纠缠,古人不我欺也。所谓的碑别字,应该不包括这样的讨论。因为我们可以举出岁月的“歲”字,不论是碑中的这个字,还是帖中的这个字,正写的方法,上面都应该是个“止”字,可我们也都曾看到,有多少人,古今都算在内,将这个“止”字写成“山”的?历史上的书圣王羲之在其名篇《兰亭序》中的第一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歲”字,即是用的“山”头,唐人的摹本忠实其原作,并没有因为书圣将“歲”字“写错了”,便给予“尖锐”的指出,说这篇文章是假的来。更没人因为他“错写了”,而彻底放弃了嗣后千余年的顶礼膜拜,这不仅在书法中存在多种的写法,更重要的是不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还有历史的“歴”字,正写的方法是下面是个“止”字,可多少人写这个“歴”字时,爱选取草书“止”的写法,所以,当写到像“山”,用不着我们大惊小怪。这似乎用不着我们再去讨论,因为人们压根儿就是奔着“止”去写的。我的理解,不论说“山”派,还是说“止”派,都应该停在这个“止”上了,这事儿根本值不得我们大费周章。不论“鲁潜墓志”还是曹操墓中的牌子中出现的“武”字,它的“戈”字下面,都是一个“止”字,这是我要说明的,如果说还有不同见解,只是我们彼此理解不同就是。

  作为书法,点画之间可以存在变化,以适应搭配揖让的关系,因为不是刻字模,而是书写,所以凡是像“山”的,其实都是“止”的变种,它先是用一个竖折,作一个回环,然后再承接两竖或者一竖一点再或者两点,这和草书中的“止”的写法同一道理。汉代草书已经完备,楷草相互借鉴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看曹墓石牌中的“武”字,怎么看也不是个“山”字,如果说是,那是指没有学过书法的人。曹墓石牌的“武”字,凡是学过书法的,断难相信这个“戈”下面是个“山”字而不是“止”字,我们撇开这个牌子是真还是假不论,就是这个“武”字中的“山”、“止”之争,联系到历史上许多“山武”、“止武”的写法,其实都是一个“止”字之后,似乎讨论已经变得已没有意义。

  再有,“鲁潜墓志”区区120个字,出现两个“武”字,第一个“武”字,分明就是个“止”字,哪个“山”字这么写?底横横出左竖?我们随便找两个小学生写“山”字,也不可能写成这样,尽管孩子再怎么娃娃体,中国字的笔画是不能错的,而横出枝节的这个所谓的“山”字,那就应该是“止”了,而第二个“武”就更没有问题了,那是借鉴了草法的缘故。

  不是有句话吗,叫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幼小时,如果爱写字,总爱模仿大人的字来学习,又特别爱写草字,比如俗写中的“后”字、“张”字、“尽”字,因为好胜的心理,总觉得草字“帅”,可我们并没有刨根问底问这个字是怎么演变来的?万一大人的草字也是俗写并不正规,那我们自然就不正规了。及至我们学习了严格正规的草法后,这才知道,民间的草法里存在着极大的错误。这下,我们才知道错在哪里了,也就知道草楷之间的转化,这就叫“知其所以然”。如有不信者,可在本单位找个不懂书法的同志试试,让他写一两个“草”字,看看是否此言不谬。所以,如果搞清楚了为什么要这么写,就不会再起争执了。

曹操高陵出土的玉器

  再有就是那个“解”字。

  这个“解”字与“武”字在认定上同一逻辑,它并非不是“刀”头,而是将“刀”写成了貌似两点,如果要给出有些牵强的解释,则如同夕阳的“夕”字除去中间一点。凡懂得书法的人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横画过多的字必呆板,如页码的页,古人嘲笑写不好这个“頁”字的,形容为一张梯。所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横画,是尽可能将字写得生动的必须,而这个“解”字的右上半部的“夕”字,横折可以写成“点到即止”的横折,如《孔羡碑》《鲜于璜碑》中的“解”,读者可自行参阅。至于有人说“解”字右上半部,写成两点,像正、倒“八”字的写法,是近代人所为,那也高抬了近人,元人赵孟頫已经那么干了。我还可以举出一例,召唤的“召”字的“刀头”怎么写,查查《中国书法大字典》一类的工具书,还是有收获的。

  我虽然不甚喜欢网络,但是却极喜欢听人议论网络上的东西,真是很长见识。但是我还是想说一句,尤其是涉及到鉴定方面的事情,还是专家的“一言堂”受用,往往他们的见解能一锤定音,一箭中的。前几年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出去参加民间的研讨会,诸如陶瓷、书画等等,参加了不少。得,是扩展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失,当然没有,只是有些怅然若失,这个失就是原来在业内已经成为定论的,民间往往还在此前徘徊,而且鉴定水平只是限于一般。若论到高端,我还是觉得在“一言堂”中所获甚多。我没有丝毫贬低网络英雄之处,没有他们的集思广益,就没有专家们的总结提纯,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说到这里,我很想说句题外话,记得电影导演冯小刚在一篇文章里很感慨现在将过去被称之为“文艺界”的称谓,改成了“娱乐圈”……其实,现实的情况真是都要“改头换面”了,我很害怕,不想有一天我们的考古界、文博界也被看成是“娱乐圈”。我和同事们说,到时不知你们敢不敢,我反正发起飙气来,是要喊一声的:“吾辈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还是姓‘考’姓‘文’,不是娱乐!”

  再回到曹操高陵的问题上。

  我想凡事都不是偶然,如果曹操高陵是做学术而不是做新闻,如果某些人不是炒作自己而是探索真理,如果我们不是想让它太完美而是略有不足,如果我们说话注意分寸给科学留住严谨……

  那么,我们将面对的是严肃的讨论,积极的探索,真实的现状,科学的论证。

  这一切,我们还能期待。  

(责任编辑:郭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