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石溪凫各自春
2011-01-11 16:26:50 罗文
马远的《梅石溪凫图》
绢本,设色画,纵26.7厘米,横28.6厘米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马远的这幅《梅石溪凫图》,素雅恬淡,却又春意盎然。图中山崖侧立,腊梅倒垂,薄雾蒙蒙的涧水中,一群野鸭正在游戏。山石以斧劈皴法画之,方硬峭拔,与用笔轻快、毛羽松蓬的野鸭形成鲜明的对比。倒垂曲折的枝条是马远特有的画法,故有“拖枝马远”之称。画面呈典型的对角线式构图,岩石、梅树都偏居画面的左上部分,梅树枝条的走势更强调了此种布局的形式感,右下方的野鸭既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是全图的点睛之笔,一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无限生趣,跃然绢素。生于悬崖的梅树倒悬而下,梅花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鸭嬉戏,处处都洋溢着春日活跃的生机。
所绘梅枝刚劲曲折,又有力度,用焦墨勾勒的树干,显得“瘦硬如屈铁”。山石用大斧劈皴,坚实、爽朗而有力。水波绘制生动,表现由微风吹起的微波,画得十分动人。树下石边一泓碧波,十只野鸭嬉戏水中,惬意安闲,水面荡起一层层细细的波纹,颇富于韵律和节奏感。野鸭虽小,却勾染点簇,精细不苟,毛羽灿然,其灵活的身姿,或顾盼、或相呼、或理毛、或觅食,各具情态,显示了画家精湛的写生造型能力。画面上方留出空白,迷茫空潆,引人入意境悠远的尘外世界。
清人笪重光《画筌》中有云:“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观此画方知此言不虚。马远的山水画变古来诸家全景之法,新奇布局,其作品被人概括为“或峭峰其上,而不见顶;或绝壁直下,而不写脚;或近山参天,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一人独坐”。在此画中未见马远题款及印章,如不细心查看,连作者的题名也不易找到。原来马远将自己的姓名以近似点苔的笔法藏在岩石下部空白处,稍不留心就会让人误以为是点苔之笔。其构思的巧妙和独到由此也可见一斑。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生卒年已不可考,史料记载他为南宋时期光宗、宁宗画院待诏。他的曾祖父马贲、祖父马兴祖、伯父马公显、父亲马世荣、兄马逵、子马麟均为画院高手,一门五代七人均曾供职画院,尤以马远最为著名,有“独步画院”“院中人独步”的美誉。他的艺术才能很全面,不仅山水画独辟蹊径,自树一帜,人物画、花鸟画也各臻其妙,从这幅《梅石溪凫图》中,亦可见其花鸟画的风姿神采。宋宁宗和皇后喜欢马远的画,经常在其画上题字跋诗,有时还作为珍品赏赐给朝中的大臣。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