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合肥非遗传人创作最“牛”铁字画

2011-01-12 08:46:17 解琛 武鹏

合肥非遗传人创作最“牛”铁字画(图片来源于人民网安徽频道)

合肥非遗传人创作最“牛”铁字画(图片来源于人民网安徽频道)

  一幅画,足有3米高,6米长,用了3吨多重的材料,6个壮汉都抬不动。什么画这么牛?这就是瑶海区一位非遗传人刚刚创作完成的巨幅铁字画——迎客松。昨日上午,这幅铁字画揭开了“红盖头”,首次对外展示。

  昨天上午,在瑶海区明光路上一个小区里,非遗传人郑书山找来工人,帮助他安放刚刚创作完成的巨幅铁字画——迎客松。一开始,6个工人上阵,这幅巨作竟然纹丝不动,因为它太大、太重了。后来,郑书山又找来了6人,12个人才将这幅铁字画抬动。“3米高,6米长,光用料就有3吨多重。我在这行干了20年。之前没创作过,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铁字画。”郑书山说。

  这幅铁字画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屏风,正面是巨幅铁画迎客松,背面是巨幅铁字《兰亭集序》。“从去年9月开始到现在,我花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才创作出这幅作品。”郑书山说。大和重并不是这幅铁字画的最“牛”之处,仅仅是《兰亭集序》王羲之的书法,323个字,字字都是经典,郑书山完美地“克隆”,十分不易。“这里面有20个‘之’字,王羲之对每个‘之’字的写法都不一样。这些细微的变化,要在铁字上表现出与书法几乎相同的效果,需通过锻打铁片来造型,和在纸上用笔墨写书法完全不一样。”郑书山说。“0.5毫米厚的铁片,要反复锻打、敲击,稍有疏忽,就会出差错,错了一点点,就毁掉一个字。”郑书山说,20个“之”字,他花了20多个小时,还有8个“之”字因为有瑕疵被废弃。不仅如此,这幅铁字画中,正面的铁画迎客松是用“火打”法,将钢筋用火烧红,趁热锻打成型;背面的铁字《兰亭集序》是用“冷打”法,直接在铁片上敲打成型。同时,323个字,每个字都用钉子钉在背板上,铁钉用了1万多枚,还不包括正面迎客松上的铁钉。而这幅铁字画的底座、边框,用的是名贵红木——花梨木,同样是真材实料。“80厘米高的底座,重有2吨多,而屏风面有1吨多,这里面大部分是花梨木的重量。”郑书山说,“到底值多少钱?我保密。”现在红木的销售都是论斤卖,他这幅巨作的成本也是天价。不过,现在这幅巨作已经名花有主,被一家大型企业抢先订购了。

  今年47岁的郑书山,是长丰县吴山人,现在居住在瑶海区。他的铁字书法被收录进瑶海区“非遗”名录。从事铁字书法创作20年,郑书山说,“27岁以前,我在工厂里打工,后来出于对铁字书法的爱好,我辞了职,专心从事这一行。”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谢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