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砸碎黑色的孤独

2011-01-13 17:11:56 王林

砸碎黑色装置中国美术馆 2001年

砸碎黑色装置中国美术馆 2001年

  版画以黑白为正宗,但敢于大面积运用,用黑色整块印在画上的人,恐怕只有应天齐一个。他的《西递村系列》很有名,海内外赞誉颇多。黑色在他的画中或许真的是无所不容:夜空、土地、山墙、门洞,或者是神秘、宿命、苦育与沉重,甚至还有抽象性、硬边艺术以及极简主义因素。

  黑色是一种诱惑,诱惑艺术家在各种人的各种言说中自足。因此,对应天齐而言,它并不是打开的窗户,可以飞身而去,在自由的空间翱翔。相反,它越来越像一扇关闭的门洞,把艺术家阻隔在许多可能性之外。——毕竟,应天齐已画了多年的西递村,在自我营造的黑色环境中,他深感孤独。

  与黑色相伴,你不能拒绝它又不能亲近它,一如我们在黑夜之中。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顾城如是说,像箴言又像呓语。

  应天齐画中的黑色块只是个人心理象征吗?并不,即便他因此得过抑郁症。起码还有另一个人“喜欢那一块黑色的空间处理”,想把它们变成戏剧,变成表演。于是,有了黄梅戏《徽州女人》,有了应天齐和著名演员韩再芬之间的合作。应天齐所为,并不只是个人需求,也不仅仅是为了西递村或徽州,它以一种喃喃独语的方式,诉说着中国的孤独。我的一个朋友曾这样写道:“马尔克斯说出了美洲的孤独,全世界都听见了他的声音,而中国的孤独,谁来诉说?”

  中国是一个热爱黑色的民族。黑者,玄也,有道存焉。应天齐在创作中对思想的寻找,有如在诗歌中向往星空。1998年辞旧迎新的时候,应天齐把自己关在家中,在一块玻璃上涂上黑色,然后砸碎,复印出第一张破碎的黑色“版画”。对他而言,裂缝是一丝亮光,一种解脱。1999年在“中华世纪坛”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应天齐又在自己的居所里面对电视屏幕,敲碎了另一块涂上黑色的玻璃。他开始为自己的作品设置一个政治历史文化背景,改变那种自言自语的状态。2000年在将进入新世纪的时候,应天齐把砸玻璃的行为搬到了公共场所,在众人的呼声中,应天齐抡起大槌,一口气砸碎了11块黑色玻璃.至此为止,应天齐历时三年,完成了他挑战黑色的行为艺术。

  作品看似即兴,却有着和先前创作的深刻联系;看似痛快,却充满浓重沉郁的悲剧气氛。记得也是在深圳这座城市,艺术家王川曾做过一件如祭坛般庄严的观念作品《墨•点》。巨大的黑色圆点如日蚀的太阳,呼唤着人类的良知和道义。正好是十年之后,应天齐继之而起,以砸碎黑色的艺术行为来表达一种精神——除旧布新,驱暗求明,在否定中保持住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于世纪之交的那一刻,你还能做什么?在机会主义者看来,人文热情不过是一团终将成为灰烬的火焰。但对真正的艺术家而言,每一天升起的太阳都是新的,因为只要它在燃烧,它就与生命同在。艺术在现实的生命体验中高扬精神的价值,新世纪的中国艺术到了应该谈论冲动与热情的时候。

  (2001年1月20日于四川美术学院桃花山。王林,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理论家。原题:“砸碎黑色的孤独——关于应天齐”。)

(责任编辑:杜耀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