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画中心思想问题看艺术教育的缺失
2011-01-18 08:58:46 杨维民
小学生看吴冠中画展引发的问题,不仅仅是讲解员如何对小学生解读吴冠中作品的问题,这些是表象,实质上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引起的艺术教育缺失的问题。浙江美术馆这次举办的吴冠中先生的画展,大人、小孩都可以看,也不分专业内外之别。小学生问“吴冠中的画中心思想是什么”,这反映出我们目前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强势于素质教育的现状。
吴冠中《点线迎春》
小学生讲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主题思想,平常老师教学生看一篇文章,看一张画,都要给学生讲明白是什么意思,主题是什么,一定要分出好人与坏人,香花与毒草,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独立认识和体悟世界的能力,而是让学生被动记住了老师给的正确答案,这是教育的失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掌握认知社会的方法,寻找打开他们未来大门的钥匙,而不是记住大人告诉的“芝麻开门”了的咒语。现在的学校教育,一切以高考为中心,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标准答案铁面无私,考试分数高于一切。这就决定了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必须这么认真地提出问题,从老师那里寻求正确答案,这也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好学生,但是美术馆没有教学和考试之说,所以也没有这个思想准备,于是就出现了美术馆讲解员不知如何回答的尴尬。
吴冠中《红妆素裹》
每个学生从小都有艺术细胞,只是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被逐渐抹杀了。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讲的六艺,不光是给他的弟子灌输做人的道德礼数,还有算法、乐理等,所谓全面发展的高徒才能成大器。最近北京的一个理工科大学正在筹划建立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目的是增强理工科院校艺术人文的氛围,强化理工科学生的艺术教育,拓展理工科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新能力。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密不可分,爱因斯坦、达芬奇以及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同样,很多艺术家也都具有精深的科研本领和科学造诣。人文精神、艺术气质,对科学家的成长和科学的创新有着巨大影响,艺术和科学不是分离的,一些成功科学家的灵感中必然带有飞翔和浪漫的特质。可以说,艺术的想象推动着科技的探索,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也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该校的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表示,学生设计的作品,实用性、功能性都很好,但其造型的艺术性、时尚性还比较缺乏。经典的大气的设计应该是集功能性、实用性、艺术性、时尚性于一体的。理工科院校加强艺术教育,使理性主义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其目的是培养懂得达芬奇、贝多芬的爱因斯坦;培养懂得齐白石、吴冠中的杨振宁式的未来科学大师,造就可以借助艺术的翅膀使科学思维飞翔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吴冠中《又见风筝》
应试教育挂帅的现状引发了种种问题: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育主体错位。中小学基本都把音乐课、美术课放到了一个副餐的位置,可吃可不吃,大学也是重理轻文,重技轻艺,非艺术院校的艺术类课程也是可选可不选、可修可不修。很多家长也认识到了这一弊端,从小就送孩子出国留学。西方的学校教育方式相对轻松,教与学是“玩中学”。实验课和校外实践课比国内多,所以一般美术馆、博物馆里的学生观众也多。而我们现在去看画展的小孩子大都带着教学任务,要去搞明白吴冠中画的“中心思想”。因此怎么把学生从“考试行”转型为“实践行”,这是问题的关键。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艺术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一定要把它放到教育大环境里来思考、来讨论。
在当代人文语境呈现多元化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已经不单单是解决审视事物美和丑的问题。世界发展到今天,吴冠中先生作品中有一些东西,我们按照传统艺术语言来审读,已经审读不了了。给学生解读一定要用新的艺术理念。然而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课本,甚至大学的艺术教育教材都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那么颠覆传统的应试教育,提高素质教育,强化艺术教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应该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看待、来解决,这也是我们讨论这个话题的积极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马国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