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画收藏:官画家不一定比民间画家高
2011-01-19 08:43:36 未知
都知道官窑的瓷器好过民窑的,可在收藏中国画方面却不同,宫廷画院画师的画不一定高过在野画家的画,五代十国时有个宫廷画师叫黄荃在当时地位很高,而有个在野个体职业画家叫徐熙在当时没人拿他当回事,可两人均写在了中国美术史上,学术地位徐熙高于黄荃,历史上评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荃是工笔画画的出众而富丽堂黄,徐熙是寥寥数笔确是意境深远,并开一代写意花鸟画先河。黄荃在当时应该相当现在的国家美协理事,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级别,而徐熙在现在应该相当于个体职业画家。从历史来看往往优秀的职业画家使得官方画家不能企及,历史上的职业画家比如唐伯虎,扬州八怪,石涛,八大山人,徐渭,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这些人都在美术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在书画界“民窑”比“官窑”好吗,笔者总结了一下,因为艺术作品本身是在画家不断的创作中产生的产品,一些个体职业画家画一辈子画为了生存会在早期大量临摹各家画派作品,在一生中积累很多画派技法,往往集各家之长于一身,最后创作出独特风格画派也是情理之中,“自然分娩”的结果,相反在当时的官方宫廷画家是按照朝廷的旨意在作画,限制了许多才学和灵感以至于自由发辉的创作力基本报废,其作品的学术价值在美术史上大打折扣。宫廷画家所延续的程式画法也相当于现在的汽车生产程序都定格在图纸上,典型的清四王就是宋元山水样式的集中体现更完整的程序化了。
一种画派的诞生或者一种程序化的样式都在某种程度完结了一种艺术的创作,因为他最早是由一个人创造出来,第二个,第三个后来者的完善,以至于发展到无数人效仿,最后到形成迎合当时官方朝廷审美取向画派画法,所以历史不再记载后来的效仿画家也是对的,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一提到工笔画就非得提到宋画和宋徽宗了,一提到写意画就会提到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了,记载美术绘画历史也是记载一个开创者的历史,当然也是记载绘画流派的历史。
凡有点绘画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画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工笔画一直到现在还在承载着“直观表达官方思想”的重要角色,写意画在当代有被边缘化的倾向,笔者认为无论在官和民办的美术画展中工笔和写意都应该一样的重视才对,工笔作为具象美的代表必然会被大众化,人人都可以欣赏读懂,他的装饰美也让-之时的人们喜欢,而写意画是抽象美的代表必然比工笔更加言简意骇;诗书画印的结合体现的淋漓尽致意境深远回味无穷。
绘画的价值体现是学术的价值体现,无学术价值的作品最终会贬值淘汰,而不会因为你是来自官方还是民间,沙里有金子淘金人眼里当然是躺在沙里的黄金了,而不是沙子外面的黄皮。张大千晚年的一幅泼彩山水也是目前为止竞价最高的一幅国画作品远超宋徽宗,其手法大写意融汇一生绘画之精华,在创作上他是一个探索者,也是职业画家的代表。
收藏中国画“官不一定比民高”。
(责任编辑:张译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