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女画家引发"如何定义国画"争议
2011-01-20 08:18:06 周恩
她曾加入创作有“第四代岭南画派代表”之称的方楚雄和被誉为“新中国第二代中国画家”的林墉共同合作的山水画。
从新西兰女画家玛格丽特·皮戈特(Margaret Piggott)的作品中不难窥见她个人风格的建立和中国岭南画派的渊源。而她本人的生活经历也烙印着不同文化交融的轨迹。1953年玛格丽特出生于英国,7岁时全家搬至澳大利亚,两年之后又移居到新西兰。她的丈夫是一个有着客家人血统的华裔马拉西亚人,而跨国婚姻在当年尚不多见。于1973年结婚之后,头几年她随职务是新西兰外交官的丈夫住在马来西亚。早年的移民经历和丈夫的外交官身份,给了玛格丽特亲身体验多元文化的经历,这些文化交融的痕迹在她作品中亦有展现。
1977年,玛格丽特随着新西兰师生代表团第一次来到了中国,并在广州结识了当时在广州美术学院一名教英文的叶教授。1991-1994年间玛格丽特在香港生活,这段时期她重新联系上了叶教授。出于对中国画的兴趣和热情,她又去了广州,客居叶教授位于美院校园内的家中。她带着这十几年来离开中国之后完成的画作,听美院的教授们甚至学生们给她提出建议。私下接受的这些批评意见,对她有建设性指导意义的帮助。时任国画系副主任的方楚雄教授尤其使她获益良多,评点她的作品之后还会给她布置“作业”。
1993年的春节期间,方楚雄和同是知名画家的妻子林淑然(以工笔花鸟见长)邀请玛格丽特来家中小住。方教授还在自己的画室特意为她加了张桌子作画。这段时期方楚雄所作之画多是受人委托(例如受邀为钓鱼台国宾馆作画)或是与其他画家合作的作品。师从方楚雄的这段时光让她亲身体验到师徒关系在文化传承中对于国画传统的特殊意义。通过方教授的介绍,玛格丽特还接触到很多一流的国画艺术家,包括第二代岭南画派的代表黎雄才和关山月。在大师们的指点下,她对国画创作的全过程,从灵感产生、前期准备、将概念下笔入画到最终成品的完成,都了解得更为深入。
当方楚雄邀请玛格丽特加入一幅大型山水画的创作时,她意识到这正是标志自己的技法进步的一个里程碑。这幅山水已经开始动笔,原本由方楚雄和林墉一起创作。玛格丽特知道在国画传统中,为别人的作品添笔或题字是一项荣誉。
她在中国的学画经历为她打开了通往岭南画派研习者的大门,也最终为她赢得了“中国国画家”的声誉:1994年她的作品在岭南画派纪念馆展出;1999年她的国画作品被印在明信片上,跟其他国画家的作品一起作为“当代中国国画系列”明信片发行。
1994年玛格丽特的国画展出后引发了一场争议。为了该展览举办的研讨会上艺术家们探讨国画的定义和中国传统对于国画的重要性,有人质疑:中国画到底是什么?对语言和文字一窍不通的外国画家能画好以书法功底作为基础的国画吗?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很明显玛格丽特已经作为中国国画家被接受,正如远在她之前来到中国的的英国传教士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被清朝宫廷接受为康熙的宫廷画家。
或许这种同化能力正是岭南画派的魅力所在。岭南画派堪称海外传播最广泛的一个中国画派,海外建立最多美术馆的中国画派也是它。这与创立该流派的“二高一陈”(二高即为高剑父、高奇峰,陈即为陈树人)秉持的“博取诸家之长”原则是分不开的。后人对于岭南画派的沿承和再创造,与开创画派的政治背景和时代意义已想去甚远,而创始人主张的创新精神、写实主义,以及对西洋画派风格手法的融合依然是支撑该流派的擎天柱。在这样的原则下,接受文化背景不同的外国画家和接受本土画家融合外来文化似乎是同质的。
(责任编辑:张译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