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特殊的2010年:收藏家被迫“退居二线”

2011-01-21 08:39:42 未知

  竞相拍得高仿真书画 懂行的买不起天价艺术品

  2010年对于艺术品拍卖市场来说,是个很特殊的年份,不仅拍品屡创天价,而且还出现了诸多怪象:真正懂行的买不起,不懂行的倒屡屡得手;更有收藏家频频中招,竞相买到高仿真书画。可以说,从来没有像2010年这样,收藏家开始处于尴尬的境地,成为被边缘化的群体。

  收藏家“看不懂”假画

  收藏家甚至拍得“印刷赝品”,这在过去可能闻所未闻,但是圈内人士说,许多人都中招了,只是他们不吭气。不吭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有的人还想再卖,二是有的怕丢人,三是有的已经送朋友、送礼了,更不能兜底了。

  郝惊雷已有20年书画收藏史,他竟然一举拍得3件印刷赝品,这让他怎么也想不通。郝惊雷说:“2010年5月,我在嘉德春拍上看中了几件清代书画作品,其中有王文治行书手卷、方士庶《沧海秋波图》和顾文渊、蔡远等合作的山水册页,经过竞拍,我以204920元的价格中标。”

  郝惊雷是嘉德的老客户,去年春拍开始前,他把拍卖图录研究来研究去,相中了这3件清代拍品。他回忆道,预展是在一家五星级大酒店举行的,上万件拍品让他看得已经有些头晕了,“尤其是挂在墙上的那3件拍品,炫目的灯光一打,非常夺目,真的迷住我了。”于是,在拍卖会上,郝惊雷奋勇争先,那件山水册页还是与一位国家级鉴定专家一争高下后,方才得手的。

  可等郝惊雷将3件拍品取回家后,他发现不对劲。“在自然光线下,我发现这拍品有破绽。这些破绽在灯光下或光线不亮的情况下,不容易看出。”原来,这些作品有印刷痕迹,“高仿印刷的书画僵硬、呆板,而手绘的浓淡、干湿非常自然。”郝惊雷认为,他手中的这几件拍品,印刷之后加上了手绘,可说是高仿真赝品。

  郝惊雷找到嘉德要求退货却未果,他随后将嘉德拍卖公司告上法庭,目前法院已委托华夏物证鉴定中心进行相关鉴定。而老郝拍得的3件拍品是否手绘,是否半印半绘,是否完全印刷,春节后将有一个鉴定结果。

  据圈内人士透露,郝惊雷的遭遇并非个案,很多人都有类似经历。不过,有不少人并不知晓自己手中的珍品,竟然是这种“印刷赝品”,这也让更多的赝品大行其道,也愈发在市场上猖狂起来。

  新买家“垄断”天价拍品

  去年,王羲之《平安帖》拍出3.08亿元天价,黄庭坚《砥柱铭》以4.368亿元成交,这两件作品的买家都很神秘,他们都不是拍卖圈的熟面孔,皆为这两年涌入拍卖市场的新买家。而据有关专家透露,去年天价拍品的买家,几乎全是新面孔。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统计,单是2010年秋季拍卖市场,新买家的比例已占到40%,目前,这些新买家多为收藏机构、银行等投资机构以及企业家、财团等掌握大量游资的群体,而过去占主导地位的收藏家在市场已“退居二线”。对此,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龚继遂分析:“这些新买家对高端艺术品需求殷切,大多是奔着拍卖行的高价精品和宣传力度较大拍品而去。”美术评论家牟建平也注意到,收藏家在市场中至多占三分之一,大量的新买家已撼动了收藏家的霸主地位。

  与此同时,随着资金雄厚的新买家的介入,过去在拍卖市场上驰骋多年的收藏家只有“望价兴叹”的份儿。“我们拼不过这些富翁,何况一个瓷瓶就卖5亿多元也不值,我们谁也不会犯傻去买的。”一位收藏家如是说。

  最近,雅昌艺术网对收藏家进行了一次对拍卖市场信心度的调查,截至1月17日,有42.11%的收藏家认为2011年适合购买艺术品,远远低于去年第三季度的68%和第四季度的60%,对此,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负责人关予分析道:“这一情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2010年的拍卖高价,让更多浸淫艺术品多年的买家看不懂、买不起。”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张译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