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定名问题
2011-01-31 15:37:58 陈传席
故宫博物院中所收藏的中国早期绘画作品,绢本居多,几乎没有纸本。而后,则有绢本,同时也有纸本。元以后,则纸本居多,绢本居少。无论是纸本或是绢本上的画,都是以毛笔水墨为主而绘成的。这就和西方的油画迥异。从中正可见东西方民族的不同。考证起来,可以发现很多重大问题。先从“画”和“绘”二字谈起。
我们现在说的“画画”一词,二字同字同音,但意不同,前一个“画”字是动词,英文中写作draw或paint,后一个“画”是名词,英文中写作painting。若从字之源考证则draw或paint是绘而不是画。我在甲骨文中还没查到“畫”字,最早的“畫”字,上从“聿”,下从“画”,“聿”是笔的别称。《说文解字》:“聿,所以书也。”即用来作书写的工具。汉扬雄《太玄.饰》:“舌聿之利,利见知人也。”司马光集注:“聿,笔也。”早期的笔未必以竹竿为之,可能是石,可能是铁之类,但用于刻画(划)用,后来因生产力和物质都有所发展,改用兽毫加笔杆。《古今注》说:“古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秦蒙恬始以兔毫、竹管为笔。”考古发现,基本证实了这一点。《说文》又释“聿”曰:“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又云:“秦谓之笔(繁体)。从聿从竹。”由是观之,大约秦人以竹管为笔,故在“聿”上加“竹”,读为“笔”,秦始皇统一文字时,也统一为“笔”。但“畫”、“晝”、“書”(繁体)等都没有改,仍以“聿”,书(繁体)从“聿”从“曰”,即用笔讲话。“晝(昼)”,日之出入为界。“畫”《说文》:“界也,像田四界,聿所以画之。”看来“画”字始于划分田地。古代的“井田”,以方九百亩为一里,画(划)为九区,形如“井”字。画的原字“画(繁体)”正是聿下一田,田外横竖二四条直线,表示界线。
所以,“畫”字本义是画直线,和绘画中用色为之不同。《书。毕命》“申画郊所,慎固封守,以康四海。”《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孙子。虚实》:“我不欲画战,地而守之。”其“画”都是画(划)线,而和彩绘无关。孔子只在一处用到“画”,即《论语。雍也篇》:“力不足者,中道也废。今女(汝)画。”这个“画”是停顿不前的意思。实际上也是从画(划)地为限引发出来的。孟子也只在一处提到画。《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即在墙壁上乱画(划)。所以,画和划,很多场合也是不分的(可以通用的)。当然,“画”字演绎为今日说的图画的画,那是后来的事,这里就不再分析或考证了。
今日我们说的“画”,源于“绘”而不是源于最初的“画”,“绘”字,甲骨文上我也没有查到。“绘”字从“糸”从“会”,可见是在丝织品上进行的事。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画的特色,就可以从这个“绘”字上考查到。
目前见到较早的“绘”出于《尚书。益稷篇》:“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孔安国注:“绘,五彩也,以五彩成此画焉。”郑玄注:“自日月至黼黻凡十二章,天子以饰祭服。日也,月也,星辰也,山也,龙也,华虫也,六者画以作绘,施于衣也(上衣曰衣)。宗彝也……六者失以为绣,施为裳也(下衣曰裳)。”可见绘是以五彩成画。郑玄说的“画以作绘”,画是画轮廓或划范围,然后再施以五彩。有的书上说绘和绣是一回事,但汉人说上衣上用绘,下衣裳(上)用绣,应该还是有别的。不过绣(繍)的本意也是施以五彩,而不是后来说的刺绣的意思。《说文》曰:“绘,会五彩绣也。”《周礼。考工记。画缋》:“五彩备谓之繍(绣)。”还有“缋”和“绘”,在很多场合中是同义的。《说文》释:“织缋也。”这只是其中一种意思。《周礼。考工记。画缋》:“画缋之事,杂五色。”又云:“凡画缋之事后素功。”《论语。八佾》改为“绘事后素”,即绘与缋同。郑玄注《礼记。玉藻》中“缋”有云:“缋或作绘”。可见二字是可以通用的。孔颖达更疏《礼记。礼运》有云:“缋犹画也,然初画曰画,成文曰缋。”“初(开始)画”是画线、画轮廓,加上颜色(成文)就是“缋”(绘)。可见此时,画、绘、缋已成为一体了。《考工记》中有:“设色之工:画、缋、钟、筐、慌。”最早的画和缋还是有别的。一是画范围或画轮廓,一是施五色。贾公彦疏:“画缋二者,别官同职。”清孙诒让正义:“画缋之事者,亦以事名工也……缋人之外更画人,以其事略同,经遂合记之云。”缋(绘)和画虽有别,但略同。直到唐代,有些画家还是自己画好墨线叫学生或他人施色者甚多。但这时,画、绘、缋,都是在丝织品上从事的。所以,除了为画(划)分井田而出现的“画”字外,绘、缋都是“糸”字旁。说明中国画最早是在丝织品上。至于岩画、地画等不能称为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直到今天,仍然是世界上丝绸生产大国。文献记载且不提,就考古发现而论,50年代后期,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发现了炭化了的丝麻织品,距今约5630年,这在外国的历史上都是没有的。记载中夏代起纺织生产为业的氏族。至迟在周代,已有了官办的手工纺织作坊,而且内部分工已日趋细密。周代的栽桑、育蚕、缫丝已达到很高水平。商代遗迹中已发现织有几何花纹和采用强拈丝线的丝织品,春秋战国丝织物品种已发现有绡、纱、纺、缟、纨、罗、绮、锦等。周代已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纺织标准。秦汉时,中国的丝织品已达到很高水平,各种纺织机器都已广泛采用,多综、多蹑(踏板)织机也已相当完善。总之中国的丝织品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而且是西方国家所没有的。西方国家的丝绸都是从中国购买的。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西方商人源源不断地从中国运走丝绸,但仍然微乎其微,广泛地用之于书写和绘画则是不可能的。而中国的丝织品如此广泛,除了制作衣被之外,就是书写和作画的最好材料。
现存中国最早的卷轴画是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以及战国末至西汉初的《人物驭龙帛画》,都是画在丝织品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众多的丝织品以及马王堆帛画作品更是最好的证明。
任何画家,包括个性很强画家,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必须首先有适用作画的物质材料,从晋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到清八大山人的大写意,如果画在西方的油画布上或者水彩纸上都是不堪想像的。只有画在绢上和宣纸上才有那样的效果。同样,西方的油画如果画在中国的绢上或宣纸上,更是不堪想像的。
中国又是发明纸的国家。作画用的宣纸惟一能生产的国家至今仍是中国。汉代开始有了纸、直至晋朝,纸都是用麻布、麻鞋、鱼网等废料做成的再生物,十分粗糙,写字还可以,画画就不行。我们目前见到最早的写在纸上的《平复帖》,乃西晋陆机所书,纸质十分粗糙;此外还有新疆出土的前凉建兴三十六年(348年)的文书残片,以及敦煌洞窟中的北朝写卷,都是麻制的。绘画则未见于纸上。
隋唐的纸较前大有进步,又开始用树皮造纸,以楮树或檀树皮为主,其纤维较细,可以用于绘画。但隋唐时代绘画仍以在绢上为多。宋以后纸更细,所以,用于绘画者便渐多了,明清的大写意,非生纸效果不显。
所以,我们故宫博物院的藏画:早期皆绢本;宋画以绢本居多,纸本较少;元代纸渐多;清代之后纸本则多于绢本了。
绢是十分柔软的,中国的纸也是很柔软的,如果用硬毛刷子作画,就不合适,如果用油画颜料就更不行。所以,必须用较细的兽毫毛笔,轻缓的动作,加之墨和中国的颜料而成之。就形成了中国画的形式。中国画的特质和风格不同于西画者很多,但物质材料是最基础。
现在再谈一点西方的画,我主要谈油画。谈起西方,美国是不值得一提的,其历史太短,在文化史上,美国沾不着边,没有讨论的意义,我们主要谈欧洲。当然,考古表明,公元前4000年,埃及已经生产各种亚麻织物,但埃及的艺术不以绘画为主,或者说,埃及的绘画在世界上不太显赫,我暂时不作讨论,还是谈欧洲。考古和记载都表明,欧洲的纺织历史较晚。中国在距今3000年前已有手工机械化的纺织,即可大批量生产纺织品,而欧洲只在距今700年前后(约公元1200年前后)才有手工机械化的纺织。更重要的是,中国能生产细柔的丝织品,而欧洲只能生产粗硬的亚麻布之类。这种亚麻布绝不能用于毛笔、墨水和中国的淡雅颜料去绘画,它只能适用于油画颜料或蛋彩画法的颜料,油画笔和油画刀也是适用于这种亚麻布之类上作画而产生的。
公元13世纪欧洲才有手工机械的纺织物、亚麻布之类,15世纪才有油画,这不是偶然的。当然在油画产生之前已有蛋彩画,历史也不是太早。蛋彩画较早在埃及的墓室壁画中已有运用,后由罗马传至欧洲,盛行于16世纪。蛋彩画原适于亚麻布上,而后由蛋彩画改变为油画,都是适用于亚麻布的。
世界上最早的画,都是差不多的,比如在岩石上,画在地上,后来因物质材料的不同而不同。中国早期绘画中也有油画,即以油调和颜料画在车上、屋梁上、棺椁上等,但这种油画不能画在丝织物上,所以,便渐渐废弃了,只有油漆匠或许还用得上。由于大量在丝织物上作画,便发展了这种画法,形成了中国画的特色。而后即使在墙上、木板上作画,技巧和特色也和丝织物上作画类似。
在一个大的范畴内,一种主要艺术形成传统后,相近的艺术便会借鉴之。欧洲也有在纸上用水调色作画的如水彩画,产生于15世纪末期的欧洲,18世纪以后在英国形成独立画种,它的表现形式还是近于油画,而不同于中国画。当然水彩画纸也和中国传统的纸不同,它是硬的而不是软的。
结论:
(一)世界是各国最早的画都差不多,大抵都刻在岩石上、画在地上等等,都是“画”成的,而不是“绘”成的。尔后便各自改“画”为“绘”。
(二)“绘”出的画,便出现了不同的形式。中西绘画之不同,因素众多,而最基础的便是物质材料之不同。
(三)中国画绘在丝织品上,所以“绘”字是“糸”字旁。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因为其他国家不能大量生产丝织品。中国画的形式是适应于丝织品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风格。
有人说:“中国画的名称不科学,不能成立,因为世界上没有法国画、英国画、德国画、美国画、意大利画等等,所以不能以国家命名。”我的回答是:科学不科学姑且不论,但中国画的名称完全可以成立。因为中国画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没有任何画种和中国画相同,日本、韩国、越南等东方国家的画都是学中国画的。而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固然也各有不同之处,但总的形式是一致的,并无十分特殊之处,就因为他们的画物质材料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统称之为“西洋画”,它们可以称为“油画”等,但不可以称为法国画、英国画、德国画,更不可称为美国画,因为它们不具备一个国家的特色。只有中国的绘画具备中国的特色,而不和其他任何国家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称为“中国画”。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提一下,物质材料对人们的意识会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世界心理学家都公认的。中国人是崇柔的,中国丝织品的生产和大量使用,作画的纸、绢以及相应的毛笔(外国则是硬笔),甚至衣裙、鞋帽等都是柔软的。这对中国人意识的潜移默化,有一定影响,虽然很微小,中国人崇柔意识是多方面的影响而产生的,很多“微小”集中起来就大了。这个问题,本文暂不讨论,留待以后作专文研究。
(责任编辑:马国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