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士慎师古”,汪士慎印章?

2011-02-12 15:52:15 陶敏

  昨天,市民芦先生告诉记者,他最近出差时偶然从外地人手中“淘”到一枚“扬州八怪”汪士慎的印章。

  在汪士慎留下的作品中,人们无法寻觅他写诗、作画、练字、刻印的师承关系,好像他是个无师自通的怪才,而这枚印款可破解一些谜团。

  早年汪士慎至今仍是谜

  汪士慎篆刻多取法小篆,如“汪士慎”印,给人以苍茫朴茂之感。有关汪士慎早年在家乡的生活、求学等情况,至今仍是个谜,世人知之甚少。他是1723年离开徽州来扬州的,这时他已经37岁。据相关资料记载,汪士慎平时寡言少语,与人交往时,从来不提他过去的事,也从来不提他家乡的事。按常理分析,汪士慎对在家乡时的际遇,一定有难以启齿之处,是什么原因人们无法断定。在汪士慎留下的作品中也许可以找到他前半生的蛛丝马迹。

  疑似汪士慎印章可解谜?

  记者看见,这枚疑似汪士慎的印章,上端镂空,呈现出栩栩如生的椰子树造型。据芦先生介绍,该印章的材质为青田石,经测量,高约13.2厘米,底款边长约3厘米。指着印章其中一侧下方有行书“士慎师古”“癸丑年 近人”字样,以及底款篆书“士慎师古”,芦先生称,汪士慎字近人,由此可以推断,这是汪士慎的印章。他说,这是他最近在外地出差时无意中发现的,因与汪士慎有关,应该回到扬州,几经商谈,终于如愿得到,如获至宝。

汪士慎作品

  在汪士慎留下的作品中,人们无法寻觅他写诗、作画、练字、刻印的师承关系,好像他是个无师自通的怪才。芦先生认为,“这枚印章是不是汪士慎无意中留在民间的‘证据’?因为印章上的‘士慎师古’就可以解谜,汪士慎自学成才,传承古人的精华。”

 

  专家:解谜还为时过早

  得知此事后,扬州八怪纪念馆馆长刘方明称,汪士慎存世的印章并不多见,扬州八怪纪念馆都没有。看了记者提供的这枚印章的图片,刘方明认为,汪士慎也擅刻印,还需要亲眼看见,再仔细鉴定这枚印章的真伪。如果确实是汪士慎亲自为自己刻的印章,印章的内容也符合情况,“士慎师古”四个字说明了汪士慎学习中国传统,吸取古人的精华。但是,刘方明强调,以前曾出现过后人仿造名人私刻印章,主要用于在模仿名人的书画作品上留有印款以增加信任度,而这枚疑似汪士慎的印章“士慎师古”,也不排除这一可能。

  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也表示,未见这枚印章,仅从印文“士慎师古”,还无法断其真伪,需要从印石、刀法及汪士慎的思想等方面综合判断。对于芦先生的“汪士慎学习古人自学成才”一说,韦明铧认为:“‘扬州八怪’多以创新标榜,当然并不排斥古人,但就凭这枚印章解谜还为时过早”。

  人物小传

  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号巢林、晚春老人等,安徽人,寓居扬州,一生清贫,唯好饮茶,卖画为生。擅画花卉,随意勾点,清妙多姿。尤擅画梅,常到梅花岭赏梅、写梅,代表作有《潇湘灵芳图》《绿萼梅开图》《洒香梅影图》《月佩风襟图》《灵根出谷图》《苍松偃蹇图》等。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马国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