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我与《三希堂法帖》

2011-02-14 09:20:11 未知

  大凡书法爱好者,或许没有不知道《三希堂法帖》的。

  《三希堂法帖》是乾隆初年清高宗下诏编刻拓印的一部书法大典。高宗下特谕、诏重臣、出御藏、作朱批,乃至“小除夕秉烛御识”,读者不难体味这位帝王书法家对于中国书法传承所付出的心力。当然,这其中免不了他对书法的趣好,或许也包含着这位皇极指望那些御批连同历代书法经典作品一同传世,但法帖的意义更多的是让中国书法数千年遗珍的墨迹与神韵得以永恒。

法帖卷首乾隆御批刻本局部

  从《三希堂法帖》开卷便可以读到“三希堂”以及帖名的来历。乾隆在王珣《伯远帖》跋注:

  唐人真迹不可多得,况晋人也。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稀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茧丝家风,信堪并美,几余清赏亦临池一助也。御识。

  乾隆丙寅春日获王珣此帖,遂与快雪、中秋二迹并藏养心殿温室中,颜曰三希堂。御笔又识。

  乾隆为“三希堂”命名,颇有戏剧情节。而《三希堂法帖》作为卷集最富的书法典藏精品集成,无疑成为承继国学脉络与精髓的鸿篇巨制,它的标志性意义是实在的、厚重的。

  说到《三希堂法帖》,不能不提《淳化阁帖》。将历朝历代书法经典作品编刻拓印成帖以传世续法的,最早当是宋版的《淳化阁帖》,近年《淳化阁帖》名声的再次鹊起缘于不久前浙江杭州文澜阁发现了《淳化阁帖》的宋刻石版。有报道说,故宫博物院专家精心鉴定、论证,确认这一批镶嵌在文澜阁墙上的石刻是最早的《淳化阁帖》刻版。

 

  《淳化阁帖》诞生至今已有一千多岁了。有人说它的版本有数十种,也有人说达一百余种,而让我回肠荡气的是其中有着泉州版!我自信那是来源于家乡泉州的编刻版本。据称泉州版是一套完整的十卷本,后五卷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墨迹,这显然加重了泉州本的史学价值。有人认为:最近花了450万美元从美籍犹太人手中购得的三卷《淳化阁帖》祖本中,有一卷并非真正的祖本,而是泉州本。《淳化阁帖》泉州版本无疑是中国书法路径上留下的泉州脚印。

  自《淳化阁帖》之后,编刻丛帖成为华夏书坛的一大盛事。帖书可以说是自前汉时期汉字文化进入新的文明阶段之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颖的表现形态,丛帖则是这一表现形态中精华的集约与融汇。我想,当“帖书”转向“丛帖”的时候,在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厚重的史学价值、文化价值。

  《三希堂法帖》对于我,是老师,是朋友。它谆谆勉励我从对古代先贤范本的临读摹习中汲取坚持书法修养的动力,点拨我从帖书的题跋及相关联的评述中领悟品读书帖的要素,引领我从法帖精品的源流中感知书法文化的脉络和节奏,启迪我从法帖相因相袭的衍化中启动探索书法本源与创作的灵感。

(责任编辑:马国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