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晒”账本 “免费大餐”如何惠民生?
2011-02-15 08:32:11 许晓青 孙丽萍
新华网上海2月13日专电(记者 许晓青、孙丽萍)继全国的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后,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也将逐步实现免费开放。日前,文化部、财政部相关意见出台后,人们普遍关心今后能享受到怎样的“免费大餐”?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全国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免费服务”的实施进度并未采取“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如上海、杭州等经济增长较快的城市,探索“零门槛”的公共文化服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地方财政“给不给力”很关键
“仔细算一笔账,近年来,区级财政对于图书馆运行的投入从数百万元增加到上千万元,可以说增加了10倍,预算资金目前每年约有1500万至2000万元,已经很给力了。这些资金中相当一部分用于采购新书、设施维护、举办活动及聘请工作人员等。”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局副局长范文翔告诉记者。
“十一五”期间,全国大中城市的一批新建图书馆,自开馆之日起就率先试点免费开放。截至目前,上海的市、区县、街镇三级200多座图书馆已基本实现免费开放。去年初,全新的普陀区图书馆启用之际,也宣布“零门槛”,民众在馆内阅览、查询、自修、休闲等均不收费,服务覆盖当地超过100万的常住人口。
普陀区是上海市区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新上海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相对较多。范文翔分析,区级财政拨款的一大进步是,新购图书预算的目标人群扩大到了常住人口,而不是按户籍人口计算,尽管费用一年要增加几十万元,但这是让文化设施真正实现对不同人群一视同仁的基础。
我国较早试办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上海虹口区曲阳街道,其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达6800平方米,无障碍、零门槛的综合文化设施吸引周边居民数量逐年递增,2010年接待量超过70万人次。
中心主任钱宝荣说:“在上海开设这样一座大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需要精打细算,日常开支一年至少需要‘三个70万元’,一是物业管理,二是场地租赁,三是水、电等消耗,加之更新书目、举办活动以及人员管理等,为此街道每年自行筹措约300万元专供中心使用,基本解决了资金的后顾之忧,中心的服务品质能更上一层楼。”
公共文化设施“无障碍、零门槛”
“社区图书室的文学期刊品种多、更新快,这里已经变成了我的‘家’,一年365天,我是风雨无阻。”77岁的管先生是上海曲阳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的铁杆“粉丝”。
“以前我们造了不少健身类的硬件设施,后来发现,老百姓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很迫切,这是更大的民生。”曲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佩军说。
在上海,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重已超过二成,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馆成为不少老年人的“精神家园”。一些基层居委会干部告诉记者,社区文化中心和居委会都配备了图书室,采购的图书大多是老年人喜爱的健康养生、历史文化类书籍。钱宝荣说:“社区图书室还为老年人创造了‘集体读书’的环境,比老人独自在家看书的氛围更好,这好比是为他们预留了一个沟通交流的文化空间。”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公共文化设施的“无障碍、零门槛”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的一视同仁上。
不久前,一则“杭州市图书馆不拒乞丐入内”的消息引发网民热议。该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在微博上发言“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更是赢得一片敬意。
钱宝荣也赞同杭州的做法,他说:“我们不会要求任何一个走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人出示他们的身份证或户口本,不应有地域歧视、工种歧视等,文化馆里的每本图书、每项基础服务,对于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们甚至还期盼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能来这里逛逛。”
上海图书馆行业协会秘书长余江认为,公共文化设施免费之后,其硬件设施和服务效能应当进一步提升,充分体现公平性和公益性。
“免费时代”如何盘活公共资源?
记者了解到,在“免费”步伐较快的上海,不同类型的公共文化设施,也仍旧要面对情况各异的经费来源问题。上海美术馆地处黄金地段,目前仍收取20元的门票。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马上把“免费之门”打开,还将面临美术馆的历史建筑保护问题以及经费来源等困惑。
“曲阳街道的经验是,各级财政‘给力’很重要,但即使没有财政支持,也一样要千方百计,尽量实现‘零门槛’。”王佩军解释。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多年维持着部分收费项目:看一场电影2元,打一小时乒乓球6元或8元,并不因近期物价上涨而波动。他解释说,收取极低的费用,主要是为了调控人流,对此居民都表示理解和支持。据了解,该文化活动中心还通过面向社会的场地出租及举办培训班等,使收入进一步多元化,进而“反哺”各种“零门槛”项目,提升整体服务品质。
有区级财政支持的普陀区图书馆,也设法借助硬件设施“盘活资源”。该图书馆开设了“上海当代作家手稿作品收藏展示馆”,并定期举办“新上海人”歌会等大型活动,在为图书馆集聚人气的同时,也增加了相关资源的利用效率。
范文翔介绍说,社会上一些热心企业还表达了向普陀区图书馆捐赠“图书漂流机”等设备的意向,这种多元化的社会捐赠和投入,是“免费时代”公共文化设施运行实现“良性循环”的好办法。
据了解,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出台相关意见的精神,今后除财政拨款外,也要探索建立公共文化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对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进行捐赠和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责任编辑:马国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