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两个十年的修行
2011-02-20 22:01:58 谢易彤
修·行——张羽指印作品展(1991-2011)首次在京开幕
修·行-张羽指印作品展现场
由今日美术馆主办,高名潞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台湾大象艺术空间馆协办,张羽北京首次个展“修·行——张羽指印作品(1991-2011)于20日下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指印2008.1-1,110×700cm,宣纸、水墨,2008
初入展厅,竟不敢相信参展的作品只有两件,相信不乏观者有同样的感受,因为展览主题为“修·行——张羽指印作品(1991-2011),从括号中这标注的二十年,主观的判断将我们带进误区……但当细细的品读这两件作品时才体会出它们足以诠释属于张羽的这两个十年。而展览大厅空间的简约布置和利用灯光的视觉效果,也呼应了“修·行”的禅意与主题。
当代艺术不是一个作品的创作完成就宣告结束的,而将会在与空间、与展场的交互作用下不断改变并丰富其所具有的意涵。在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张羽日复日与宣纸、泉水等各种外物的无数次的触碰以及隐约的对其过程之中内心世界的了悟,但当这种了悟还未尽然的时候,在展场中张羽又发现了作品新的意涵——被挑高的作品成为沟通天与地的承载,作品附着的我们视觉感受之外的更多更大的精神容量成为沟通天地的能量,并由红色迸发。而居于内侧的作品则更多的透射出禅意,用透彻的崂山泉水稀释的墨色涤荡内心,作品被相对应的高悬于天顶,自然的与展厅融合为“天”字,同时这种对悬又似“人”,“天地人”的开悟是一种体悟式的重构也是生活之于艺术的顿悟。
因此,张羽指印艺术的修行方式,远非局囿于作品本身,它已扩展到水墨艺术在当下文化语境之下寻求建构当代价值的新的可能性,以及涉及到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转型,乃至创新和边界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追问。换句话来说,通过是次展览,提示并注重艺术家个人整体的存在状态和行为方式,包括他的自省、反思和对艺术的超越,乃至对生活、对未来的立场、态度等综合因素的考察、研究的系统之中。
张子康:中国画的内涵实际在每日的创作之中就是一种自身修为的过程,我想张羽把中国水墨修炼的精神经过自己的行为转换成为一种当代理念呈现给观者,带给观者一种很好的启示。
皮道坚在展览中提到从实验水墨到当代水墨,张羽艺术包涵两方面:一个方面是想把中国的水墨艺术,中国有着悠久传统的水墨艺术传承下来往前推广;还有一方面是表达艺术家个人对时代生活的真实感受。
展出的作品让我们看到张羽找到了一种很好的方式,把实验水墨从架上绘画往当代艺术的一种行为和装置的方式很自然的一个过渡,他的作品既和中国的水墨艺术、水墨文化有关联,同时又非常巧妙的借用了当代艺术的行为和装置,最主要的也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禅宗的思想元素。
栗宪庭:这个展览让我想起我曾经做过的展览叫做“念珠与笔触”。张羽在不断的重复指印的行为实际更接近于修行的本身。像和尚手中的不停转动的念珠一般,在不停的重复过程中让自己安静下来,所以这是一种修性的艺术。
后注: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艺术家张羽在坚持从事实验水墨艺术创作的同时,积极介入中国水墨艺术的策划、研讨、编辑、出版、推广交流等活动。可以说他是中国实验水墨艺术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之一,他的艺术创作和履历浓缩并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实验水墨艺术发展的线索,而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个案中,可供研究的视觉样本之一。
展览开幕后的2月21日下午2点-5点,还将在展览现场举行“张羽指印艺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的十几位理论家、批评家届时将就张羽的艺术方法,以及由此作为个案所引出的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问题和未来趋向等方面,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广泛讨论。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