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沈娜:你可以把艺术视作情人

2011-03-05 11:13:13 周正阳

沈娜作品《异形馆》

  3月8日起,关山月美术馆将推出“自然而然———2010武汉、深圳女艺术家邀请展”。参展艺术家之一、新锐女性画家沈娜涉及抽象、意境、写实等方面的6部作品届时将得以亮相。据了解,近年来热门艺术活动中频现女性身影,但话语权依然是男性占主导地位,对于这种“阳强阴弱”的状态,沈娜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记者:在中国艺术圈的主流话语体系中,属于女性的声音和分量还比较微弱,似乎艺术大戏大都由男性挑大梁,造成“阳盛阴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难道女性艺术家在创作上存在某些天然的弱势?

  沈娜:女性艺术家由于思维天性所限,往往更倾向于感性、情调等途径获取灵感,其艺术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上述元素。而男性艺术家则更善于往宏观层面思考,运用哲学、政治、经济、逻辑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为作品提升内涵,这构成了男女作品的天然差异。但是,这里面并没有男性作品一定优于女性作品的说法,只要观念成熟方法到位,把自己的艺术特点发挥到极致,无论男女都可以成就好作品。

  其实,近年来,参与艺术文化互动的女性,人数规模已经迅速扩大,尽管主流地位还掌握在男性手中,但是女性也成为了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她们参与艺术交流、艺术活动,在艺术理论上的贡献已经越来越可观。

  记者:在国外,艺术领域是否也有“性别歧视”?外国女性艺术家如何为自己争夺话语权?她们在创作手法、创作精神上有没有值得中国女性艺术家学习、借鉴的地方?

  沈娜:国外艺术界“男女对立”的情况可能要比中国体现得更鲜明。国外,一些女性的艺术创作往往都直白地打出“女权”口号,作品中也会不经意地注入这些抗衡男性、捍卫女权的成分。可是在中国,这种性别对立其实是微乎其微的,中国艺术界的一个共识是,男女之间可以各取所长,在艺术作品上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各种交流手段、反馈手段进行互补,不存在谁打压谁的状态。

  不过,国外女性艺术家非常值得借鉴的一点是,她们在家庭和艺术之间找到了较佳的平衡点,一个女性的创作寿命可以持续很久,而且一直维持在“准大师”的水准上,可是在中国,很多女性艺术家往往只是在年轻时“灵光乍现”,后来就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因为她们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往往被赋予“相夫教子便是德”的社会角色,服务家庭占据了大量精力和时间,难以在艺术上精耕细研。

  记者:女性的创作优势在哪些艺术门类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和鲜明?这些优势能否成为女性艺术家提升地位的契机和条件?近年来,艺术界相继出现“美女画家”、“美女设计师”等娱乐味道浓厚的称谓,这样的“炒作”是会刺激女性艺术家知名度增长,还是会引向另外的歧途?

  沈娜:其实“美女艺术家”这样的“造星炒作”有它积极的一面,至少会给女性艺术家带来一些传播价值和光环。我认为无需过分担忧它的“娱乐化”倾向,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优秀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不会因为一两次的“炒作”就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是骡子的还是骡子,是千里马的还是千里马。

  记者:女性艺术家正确的“突围之路”是什么?可否对未来女性艺术家的地位作出预测?

  沈娜:我觉得女性艺术家应该多结交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向男性吸收“理性”方面的元素,弥补自己创作视角片面的缺陷。另外就是在家庭和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记得有位国外女性艺术家说过,你可以把艺术视作情人,也就是说,把对爱情的念想寄托在艺术上,这种思维方式也许会给女性艺术家带来更专注的艺术动力。

(责任编辑:潘慧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