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的创造
2011-03-06 00:22:20 专题统筹∕杨涓
曾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艺术家的女性在艺术史中销声匿迹,琳达•诺克林质问并剖析了“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这个问题。这种“沉默”一方面是社会地位和分工所导致的女性艺术家数量稀少,另一方面则是在男性主导下的美术史书写模式下,女艺术家的“被缺席”。
2010年12月17日,“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一时间,“女性艺术家”作为一股集体力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由此启发,本期“视点”将聚焦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
中央美院的李建群教授曾经在采访中说到,female artist这个概念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出现在学界,最初指代那些具有鲜明女性倾向的艺术家,一方面可以说是女性主义艺术家,另一方面也可说是有阴柔和女性特质的艺术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美院举办了八女子画展,美院老师和毕业生共同参加,自此中国美术界开始有性别概念,“女性艺术家”这个提法也变得普遍起来。
女性艺术家——这个强调性别的称谓,是否也如同“女人”的概念一样,被赋予了太多性别的想象和偏见?尽管在这期专题中,我们仍然沿用“女性艺术家”这个便利的称谓,但是也明确反对刻意强调这个概念的性别色彩。正如崔岫闻说,我是一个女性,但我的职业是艺术家。为此,我们在“她视点”中特别选择了十几位杰出艺术家作为个案推介,她们一直在探索,并且通过自己的方式提供了观看世界的新视角。
从1980年代末至今,中国当代女性艺术被称为“最受宠的20年”,她们确实参与创造并书写着历史,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失衡的市场地位》一文从市场角度切入了这一问题。此外,专题特别收录了《社会纬度中的文化想象——中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女性艺术》一文,作为女性主义艺术研究的学者,佟玉洁从女性主义研究的视角出发,并对应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实践个案进行阐释。由此可视为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本专题的有效补充。
【正文】:任重道远的中国女性艺术及批评
(责任编辑:郭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