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国青铜器首次在无锡集中展示 国内唯一吴王僚剑参展
2011-03-15 09:06:26 单红
对于古代青铜器,很多人闻听过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的大名。吴地青铜器又是怎么样的? 昨天,由无锡博物院、镇江博物馆联合展出的120多件青铜器,年代从西周至春秋,其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代表了吴地青铜器制作的水平与特色,这批青铜器中有礼器、兵器与乐器,是吴地青铜器在无锡首次集中展示。
吴国青铜器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格,共分三种类型:一是中原型青铜器; 二是仿造中原型青铜器; 三是吴地创造型青铜器。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吴地青铜器中不乏精品:青铜夔纹鼎为西周时期青铜器,是祭祀用的礼器,通高26.5厘米,口径26.5厘米,立耳、半球形腹、蹄足,膝部为夔首。腹饰顾首两头夔纹一道,无角、无冠,兽目亦不明显,身躯仅为精线一道,无鳞纹等装饰,足部为刀形适合纹样。足膝以夔龙之额、鼻之中线为脊,以各种短线随意勾出兽面而与中原鼎之兽膝似是而非。该器在形制、纹饰上既具有中原风格、又呈现地方特色,为吴国仿中原之器而铸。
形制独特的青铜人面纹金享于,是首次在无锡亮相。该青铜器呈弧形、无盘,顶端有虎形钮,圆突肩、斜弧腹向下渐收、近底处稍外移,底部于口呈椭圆形。虎钮饰雷纹,顶饰云纹、斜三角云纹等三圈纹饰。器中上方前倾处饰一浮雕人面纹,中部接一兽形扉棱,下部为一方框,内饰四组变体云纹。以人面纹、扉棱和方框为中线,两侧各有三行9枚凸起的螺旋纹、间以两组三角云纹,其下饰鸟纹和变体云纹。侧视全器,上部前倾、中部内收,具有不等称的特征。金享于虽也可作配器用于祭祀、宴会等场合,但主要与钲、铎、鼓等相配作军乐器使用。
专诸刺吴王僚(使用鱼肠剑)
无锡博物院馆藏的吴王僚剑,是本次展出青铜兵器中的精品。该剑通长41厘米、最宽2.7厘米、茎长9.5厘米。窄长扁条形,无格无首,前锋尖锐,两刃近锋略内收,向后渐宽,剑身中线起脊,直通茎末。茎作梯形,前宽后窄,中部有一小孔。剑身饰“王”字形暗纹。两纵靠近茎的地方铸铭文12字。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把吴王僚剑,也是无锡博物院馆藏青铜器中最珍贵的文物。
本次展览自昨天对外开放,至5月上旬结束。
(责任编辑:马国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