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品捐赠中的 “免费经济学”

2011-03-20 20:26:48 刘晓丹

  公立博物馆(含美术馆,下同)的藏品来源,在购买之外,更重要的是接受捐赠。博物馆接受的捐赠分为有偿和无偿两种,从博物馆那里,有偿捐赠者能得到微薄的物质奖励,无偿捐赠者没有丝毫的物质利益。他们向社会贡献藏品,几近免费。新中国之初,文物艺术品极便宜,它们的最好归宿是捐给国家,一些博物馆因此得到了艺术家和收藏家的不少捐赠。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无偿捐赠者们却有利可图。

  最直接的是税赋优待。美国的《1969年税务改革法案》规定:收藏家捐赠艺术品,可以在联邦税款中扣除其全额市场价。美国国税局每年处理的艺术品捐赠退税,达10万宗以上、近10亿美元。捐赠抵税政策使美国公共博物馆收获了海量的艺术收藏,造就了美国博物馆业的繁荣。正是利用该项政策的便利,一些捐赠者故意夸大艺术品价值,以骗取退税,有些古董的价值竟被抬高了5倍之多。

  除了看得见的实惠,捐赠者还能从免费中另谋好处。

  利用免费赢利的经典案例,是100年前推出的“吉列刀片模式”。1903年,美国推销员金·吉列发明了可更换刀片的剃须刀,当年只卖出51副刀架和168枚刀片。接下来,吉列将刀架以极低的折扣卖给美国陆军,作为士兵的必需品;卖给银行,作为送给新客户的礼物。一年后,他成功地售出了刀架9万副、刀片1240万枚。这种先提供免费(或近乎免费)产品,然后通过出售耗材或服务获利的营销模式,在经济学上称作“交叉补贴”。

  西方的企业捐赠,与此异曲同工。

  许多西方大型博物馆的运营,都依赖企业支持,以应付日常的免费展览。大英博物馆的日本厅,便长期陈列着赞助者三菱、松下等的名单。大企业对博物馆的捐赠,自然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与尊重,树立起良好的公益形象。作为回报,公众往往乐于通过积极的消费行为,去主动强化该企业的市场地位,使其获得更多的商机。相比巨额的广告费用,企业捐赠所用的成本不大,而赢得的客户忠诚度却极高。

  在美国,捐赠作品的艺术家从政府获得的收益要少得多。

  美国对艺术家显得极为吝啬。《1969年税务改革法案》规定:艺术家捐赠个人作品,纳税时只能扣除作品的材料费。如果是绘画,材料费仅仅包括画布和颜料等费用,大约只是成品市场价的数百、甚至数万分之一。尽管艺术家的辩护者在国会为此斗争多年,但该条法律至今没有更改。美国政府之所以不愿鼓励艺术家的捐赠,是考虑该行为涉嫌操纵作品市场价格。

  艺术家的获利手法,类似于媒体的“免费模式”。

  许多大众媒体(比如报刊、电视,尤其是网络)的生意日益红火,但其售价,却远远抵不上制作和发行成本。买单的是媒体的广告投放者。这是一个三赢局面:受众几乎免费地享受媒体提供的信息,广告主把媒体吸引来的部分受众转化为自己的顾客,媒体从中也得利不菲。媒体拥有的关注度最被广告主看重,因为“眼球”的积累会转化成它们的实际收益。

  事实上,博物馆已成为与媒体相似的中介平台。艺术家向博物馆捐献作品的最大愿望,是让它们得到妥善的保管和展示。西方博物馆对艺术捐赠品有整套的收藏、保存和研究机制,包括设置专人负责管理、经常举办专题展览和讲座、出版图册或研究成果等。艺术家虽然仅免费捐献了数量有限的作品,却从博物馆得到无限多的受众。博物馆的声望越高,艺术家所受的关注度就越大,提升作品市场价格越有效。

  遗憾的是,国内在艺术市场兴起之后,好处颇多的艺术品捐赠却并不踊跃。

  究其原因,是中国缺乏艺术品捐赠的“免费经济学”土壤。对于收藏家而言,由于没有相关法规的支持,捐赠者无法享受国际通行的免税鼓励,也难以获取公益形象带来的商机。对于艺术家而言,由于目前博物馆管理机制的欠缺,对捐赠品或保存不善、或疏于展示,与艺术家的捐赠初衷相去甚远。

  当艺术品在市场热卖,而捐赠的“免费经济学”难于奏效时,人们当然不愿意选择后者。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