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术馆举办周沧米捐赠作品展
2011-03-20 20:47:36 未知
周沧米 中流砥柱 182×300cm 1972年
相关文章:国画大师周沧米3月6日辞世
最近,浙江美术馆接受了一宗开馆以来数量最大的私人捐赠。中国美院国画系教授、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周沧米将其2672件画作无偿捐了出来,按计划,3月22日,周沧米的捐赠画展将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就在大家感慨这宗庞大而无私的捐赠时,从浙江省中医院传来噩耗,周沧米先生于3月6日晚因病逝世,享年83岁。
“真是惋惜,我们为了让周先生亲眼看到自己的画展,已经两次提前了展期,没想到他最终还是没能等到。”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沉痛地说,“这次画展足以体现周沧米先生的艺术成就,系统反映他的艺术思想和探索。”画展将于本月如期举行。
著名学者徐复观言:“中国的文化精神,不离现象以言本体。中国的绘画,不离自然以言气韵。”宋以后中国画的主流形态所追求的,恰恰是重本体、重气韵的文化精神。而这种文化精神,正是浙江绘画代代传承的重要文脉。
周沧米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中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1929年出生于浙江乐清雁荡山之麓大荆镇,1948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1年投笔从戎,1955年回校复学,受黄宾虹、潘天寿等老一辈画家亲炙,研读中国传统画理画论,造型基础扎实、功力深厚。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留校任教,从事美术教育工作30余年。他热爱艺术、热爱艺术教育事业,为之奋斗了一生,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成就卓著,教学工作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对学生慈爱有加,教绩显著。周沧米先生以其毕生的艺术实践揭示了一个根本性问题:艺术家的心灵,艺术家的生命,艺术家的人格,是艺术作品的精神所在。纵观周沧米先生各个时期的中国画创作,呈现的完全是生命的心象。他是浙江绘画传统的重要传承者,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毕生实践者。
周沧米先生的家乡四面环山,千峰凝翠,岩壑深邃。地域文化与历史积淀是艺术家一生挥之不去的人文基因,以致后来先生结庐雁荡,把雁荡山水定格为个人艺术最后的归宿,也就顺理成章了。周沧米先生的艺术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在60岁之前,以人物画教学与创作构建其艺术生涯。在60岁之后,以山水画而名闻艺坛。绘画题材转型的内因就源自家乡、源自雁荡。卢辅圣先生认为:“如果说,从人物画到山水画的转移,恰好与画家以山水画开始其艺术生涯的阅历相应和,体现了一种艺术选择上的‘归去来’,那么,摆脱西子湖的温柔情怀,而到故乡雁荡山去寻找精神的归宿,则体现了一种人生境界上的‘归去来’。”“归去来”作为中国文人深度的生存方式,带有强烈的文化意味与精神旨向。当我们揣摩周沧米先生56米长卷《雁荡云深图》的时候,已不会再去考量中国文人画“山水为上”、“水墨为上”、“写意为上”的传统史观,令人深究的是“归去来”式中国文化精神的笔底蕴动,原来一切画语皆情语。这分情是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对自然的爱。“作为艺术家,最不易的是一直能保持对生活的满腔激情,这种激情是艺术家追求艺术真、善、美的原动力。沧米是一位难得的一直对生活充满真情和激情的画家。”其老友吴山明先生对他的评价十分到位。
周沧米 东风一曲 64×105cm 1962年
一个热爱自然的画家才画得好自然。周沧米先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边陲五岳,三上黄山,四入巴川,结庐雁荡,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写生稿,其中包括大量的大山大水、内地边疆的真实记录。我们看他的画作的时候,总让人感到有一股清新的泥土之气扑面而来。“写生”不仅是其绘画创作的源泉,而且是其思想的生动注脚。绘画因为生活而生动。“大块本造化,雕琢况天工。灿烂漫世界,元气混沌中。”周沧米先生的这首题画诗,道出了中国画艺术原初的、本真的自然精神。
“山水”、“水墨”和“写意”的三位一体,是与他60岁之前明显不同的艺术价值取向。这种截然的转型,除了家乡雁荡,还应该有师友的影响。周沧米先生尝自谓:“爱读宾翁浑厚华滋,纵横笔墨写万壑气势。喜观潘老移形写神,计白当黑布奇险格局。悟石壶察物造型之孤诣,领天庐书法入画之艺理。”黄宾虹的墨法、潘天寿的图式、陈子庄的造型、余任天的书法,同是执着于山水画的四位杰出画家给予周沧米先生不同的营养。所有这些艺术渊源,在周沧米先生的画中已被融为一体,并且赋予了一种新的山水写意精神。
早在2007年底,周沧米先生就向浙江美术馆表达了捐赠作品的意愿。去年底,周沧米先生会同家人和学生亲自整理捐赠作品,随后分三次向浙江美术馆捐献了共计2671件作品,基本囊括了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之作,其中国画481件、书法19件、水彩画11件、速写2152件、画稿草图8件以及诗文稿、笔记等文献资料,系统而完整地反映了艺术家一生的创作轨迹,这也是浙江美术馆迄今接受艺术家个人数量最大的一宗整体捐献。我们从他身上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浙江艺术家们大爱无私的情怀,感受到了浙江文化精神的延绵不息。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感怀于周沧米先生的高尚情操,感恩于先生及亲属对浙江文化事业的支持,浙江美术馆为能收藏周沧米先生捐赠的毕生作品而深感荣幸。我们将为其所有捐赠进行整理、展览和出版,以示纪念、传承、弘扬,也为社会大众能共享这批珍贵的艺术瑰宝而创造有利条件。
周沧米(1929-2011),当代著名画家和艺术教育家。曾用名昌米,笔名沧米,号雁荡人,浙江乐清人。1948年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51年参军。1955年转业复学至原校。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留校任教。擅长人物画,是浙派人物画的代表画家之一。生前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早年从事人物画创作,在同辈青年画家中崭露头角。上世纪60代初,《在阳光下》等作品参加全国美展,《送儿当红军》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年后,专攻山水画,足迹遍游大江南北,三上黄山,四入巴川,西攀天山,北登长白,纵览岱华胜景,并探海峤诸幽,胸襟得以开拓,下笔浑朴苍茫,氤氲绵邈,气势磅礴,格局雄奇。他又善书法,以书法入画,书画两相催发,情艺交融,有鲜明的风格,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著有《周沧米画集》、《沧米画牛》、《沧米写生》、《周沧米山水画集》、《周沧米雁荡山水图卷》、《周沧米人物画创作三十年》、《沧米书画》等。
展览信息介绍:
时 间:2011年3月22日-4月24日
主办单位:浙江美术馆
展 厅:浙江美术馆4 5 6 号展厅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