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十九路军死难将士公墓表》书稿

2011-03-21 10:47:58 未知

  

《十九路军死难将士公墓表》书稿

         树碑立传,请名流、名士操刀作文为惯例,以假名流、名士之名流传后世。章炳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硕儒,其所撰的墓表,受者无疑享有尊荣。《民国政要手迹》中有《十九路军死难将士公墓表》书稿(如图),详察墨迹,落款处有“孙世扬”的印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此作应为章炳麟撰、孙世扬书。孙世扬(1892~1947年),浙江海宁人,在北大上学时,和曾缄、范文澜等师事黄侃。后任章炳麟的家庭教师兼秘书,最后拜在章炳麟门下。章炳麟在苏州讲学时,门生各有分工,朱希祖讲《史记》,孙世扬主讲《诗经》。抗战后,孙世扬不顾家难,拼全力保护章炳麟的手稿及其它珍贵资料,见证人之大德。

  此帧墓表草稿书风率真纵逸、大朴不雕,随意而出,妙笔生花。运笔细微处,只在毫厘,但丝毫不影响那些细微而巧妙的变化,笔笔到位,枯润对比,粗细差别,脉络分明,如正文第1列“十九路”3个字、第2列“蒋光鼐”3个字,笔势飞动,第4列中部“人”字,笔画稍枯,清晰可见,再如第6列“广州黄花岗”5个字,一气呵成,尤其是“州”字,三点各不相同,率意清秀,非有超人的功力而不能为之。其有些字形中的点画,运笔虽简约、简洁,但却笔断意连,意味深长,从中可以看出鲁公笔意和写经体风韵。赵之谦曾说:“积学大儒,必具神秀;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由此可见,学问修养既是人生的基础,也是艺术的基础。细察此作,其用笔、体式、气息与颜鲁公《祭侄稿》多处相合,岂非巧合?

  在当代,因为展览的推动,书法作品的尺幅越来越大,大家竞相创造“巨无霸”,玩弄“天下第一”的噱头。就整个社会而言,“轻型化”是潮流,洗衣粉的包装愈来愈小,自行车车轮直径小得不能再小,如此这般,不一而足。唯独书法例外,尺幅庞大,让人奇怪。古人所谓的“把玩”,就是留在指掌间,一把折扇,一纸尺素,皆令人流连。如今的书法作品,少于两人同时在现场,不易展开,有时尺幅太大,写起来胳膊伸出太长,时间久了容易酸痛,无法闲适从容,故佳作难出。现代的书法,因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出现,反使得书法边缘化了,书法成为一种职业,但不是整个民族文化人的共同爱好,这本身就有巨大的缺陷。

(责任编辑:张译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